地名:長窠頭村 | 隸屬:南山鎮 |
區劃代碼:350821107218 | 代碼前6位:350821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F |
長途區號:0597 | 郵政編碼:36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清朝年間鐘姓人從中復(鐘屋村)搬到此地定居,鐘姓先祖在此以鑄造鐵鍋為生,世代相加上這里地形狹長,取地名為長窠頭。
基本介紹:
南山鎮長窠頭村地處319國道南1.5公里處。全村221戶932人,轄6個村民小組,黨員40人,耕地面積675畝,山林面積4120畝(含生態公益林1612畝)。
村主導產業以種植水稻、烤煙為主,附帶種植檳榔芋、小米椒、花生等一些經濟作物,年產值達500余萬元。家庭養豬2000余只,產量近200萬元。近幾年來大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村容村貌得到改變,新建了村部,耗資13萬多元,有老人活動中心、農家書屋。硬化了四條大道,減輕了村民的勞作辛苦,方便了廣大村民的出行。為弘揚文化,今年以來,村組織了婦女跳舞隊,每到夜晚婦女們集中到村部門口跳舞唱歌,活躍了村文化、凈化了空氣。
長窠頭村與蔡屋村、官坊村、中復村、嚴婆田村、大坪村、大坑村、南田逕村、大田村、謝屋村、連屋崗村、廖坊村、黃家莊村、朱坊村、橋下村相鄰。
榮譽排行:
2024年2月,長窠頭村被確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村振興示范村鎮創建對象。
歷史沿革:
建國初長窠頭村與中復村合為中復鄉(一段時間又叫紅復村)。
公社化初期屬中南公社中復鄉。
后改為中復公社中復大隊。
“文革”期間曾改叫紅復大隊。
1970年從中復劃出,改稱長窠頭大隊。
1984改年為長窠頭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長窠頭村附近有長汀古鎮(汀州古城)、長汀汀江國家濕地公園、長汀紅色舊址群、汀江源龍門風景區、圭龍山自然保護區、福建省蘇維埃政府成立舊址(汀州試院)等旅游景點,有長汀河田雞、龍巖咸酥花生、長汀檳榔芋、涂坊檳榔芋、白斬河田雞、長汀板栗等特產,有嗩吶藝術(長汀公嫲吹)、彭坊刻紙龍燈、閩西客家元宵節慶、嗩吶藝術(長汀公嫲吹)、閩西客家春耕習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