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四都鎮 | 隸屬:長汀縣 |
區劃代碼:350821109 | 代碼前6位:350821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閩F |
長途區號:0597 | 郵政編碼:364000 |
轄區面積:約340.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215人 |
人口密度:約1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同仁村 | ~201 | 鎮中心區 | 同仁村為四都鎮集鎮所在地,距長汀縣城36公里,全村人口806戶,3537人,共5個村民小組。村黨支部有黨員131人,5個黨小組。村兩委共有干部8人,村…[詳細] |
樓子壩村 | ~202 | 村莊 | 樓子壩村簡介
四都鎮樓子壩村位于四都鎮西部與江西省瑞金市澤覃鄉、拔英鄉接壤,距縣城46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25公里,區域面積25平方公里。全村共…[詳細] |
溪口村 | ~203 | 村莊 | 溪口村簡介
四都鎮溪口村是長汀縣主要的革命基點村之一,地處長汀縣城西北部,東南與古城上蕉交界,西北與樓子壩、江西瑞金交界,區域面積32平方公里,…[詳細] |
榮坑村 | ~204 | 村莊 | 榮坑村簡介
榮坑村地處武夷山脈與江西省瑞金市澤潭鄉相鄰,位于四都鎮北部約22公里,由4個村民小組組成,全村共有人口373人,黨員18人…[詳細] |
上蕉村 | ~205 | 村莊 | 上蕉村簡介
上蕉村是四都鎮北大門,距四都集鎮所在地約3公里,由6個村民小組組成,全村共有人口769人,總戶數190戶,黨員32人,村內…[詳細] |
漁溪村 | ~206 | 村莊 | 四都鎮漁溪村是革命老區,漁溪村依山傍水,集鎮北部,距四都集鎮3公里,距長汀縣城33公里,全村264戶、人口1178人,有8個村民小組,村支部黨員,51…[詳細] |
新華村 | ~207 | 村莊 | 長汀縣四都鎮新華村,地處鎮東北部,距集鎮所在地17公里,屬偏遠山區。全村有人口786人民,6個自然村,有耕地880畝,林地16000多畝,其中:生態工…[詳細] |
紅都村 | ~208 | 村莊 | 紅都隸屬長汀縣四都鎮,距集鎮所在地1公里,位居梅溪河兩岸。東毗濯田鎮水頭村,南鄰羊古嶺村,西依同仁田塅與同仁村一目之遙,北以同仁塅為界與漁溪村相望; …[詳細] |
坪埔村 | ~209 | 村莊 | 坪埔村地處四都、紅山、濯田、三個鄉鎮的結合部,四都鎮的東南方,距鎮政府約14公里,全村83戶,386人,黨員23人(其中預備黨員1人,女黨員1 人),…[詳細] |
紅寮村 | ~210 | 村莊 | 紅寮村簡介
紅寮村是革命基點村,地處四都鎮南部約34公里,由4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組成,2012年末全村共有人口318人,黨員16人…[詳細] |
上湖村 | ~211 | 村莊 | 上湖村位于龍巖市長汀縣四都鎮與紅山鄉交界處。上湖村距離四都鎮集鎮所在地35公里,地處偏僻邊遠。
上湖村共分兩個自然村:上湖、烏泥(兩個村民小組)…[詳細] |
琉璃村 | ~212 | 村莊 | 琉璃村是著名革命基點村,位于閩贛兩省交界的歸龍山峽谷中,海撥600多米,風景秀麗,風景迷人。全村共有72戶312多人,糧田368畝,森林面積17237…[詳細] |
下坪村 | ~213 | 村莊 | 下坪村簡介
長汀縣四都鎮下坪村與江西市瑞金市毗鄰,全村有四個自然村,即下坪、旗古、洞口、豐田劃分為四個村民小組,89戶,404人,有耕地55…[詳細] |
羊古嶺村 | ~214 | 村莊 | 羊古嶺村地處四都鎮西南3公里,南鄰濯田,西鄰四都圭田、下坪,全村1610人,386戶,土地面積1910畝,森林面積1.8萬畝,森林覆蓋率97%。人均純…[詳細] |
圭田村 | ~215 | 村莊 | 圭田村簡介
圭田村位于四都鎮南部,距離集鎮5公里,是通往省級旅游風景區——歸龍山的必經之路。全村下轄河東、河西兩個片三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4…[詳細] |
湯屋村 | ~216 | 村莊 | 湯屋村簡介
長汀縣四都鎮湯屋村地處四都鎮西南部,距集鎮18公里,全村共有4各自然村155戶,總人口642人,黨員25人,全村共有耕地面…[詳細] |
小金村 | ~217 | 村莊 | 小金村簡介
四都鎮小金村地處于四都的西南部約24公里,與紅山鄉、江西的瑞金交界,是革命基點村,有3個自然村,全村91戶,總人口418人…[詳細] |
謝坊村 | ~218 | 村莊 | 謝坊村簡介
謝坊村是革命基點村,地處四都鎮西部約12公里,由5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組成,2012年末全村共有人口1146人,黨員46人,村…[詳細] |
地名由來:
四都原叫陳屋、廖屋,因元代建制設“都”,排行“四”,故稱四都。
基本介紹:
四都地處長汀縣西南,東鄰濯田,南依紅山,西與江西省接壤,北與古城,策武毗鄰。距縣城38公里,墟期逢五、十方圓329.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020畝,轄18個行政村(樓予壩、榮坑、溪口、上蕉、新華、漁溪、同仁、紅都、羊古嶺、圭田、坪埔、湯屋、小金、上湖、紅寮、謝坊、琉璃、下坪),113個自然村,112個小組,3436戶,16050人,海拔270—771米,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18℃,無霜期247-338天,年平均降水量1340-1974CM。
四都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是紅軍入閩第一站,全鎮共有18個革命基點村,占全縣的一半,在冊烈士有432人。1934年12月,陸定一夫人
榮譽排行:
2014年9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四都鎮2012年—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中共福建省委及中共汀西縣委、縣蘇維埃舊址世昌公祠位于長汀縣四都鎮紅都村,年代為1930-1935年。簡介:建于清代,由門樓、雨坪、下廳、天井、上廳組成,占地面積501.38平方米。門樓坐西朝
中共福建省委、省蘇維埃政府機關駐地舊址凝春暉位于長汀縣四都鎮湯屋村井牌路,年代為1934-1935年。簡介:建于清代,坐西南朝東北,二落一進,磚木結構,穿斗式木構架,硬山頂。由大門、下廳、天
福建軍區后方總醫院制藥廠舊址長森公祠位于長汀縣四都鎮漁溪村,年代為1933年。簡介:建于清代,坐西北朝東南,二進三落,土木結構,由門廳、前圍屋、內雨坪、上中下廳、兩個天井及左右各一排橫屋組成
毛澤覃舊居劉氏茂元公祠位于長汀縣四都鎮樓子壩姜畬坑自然村,年代為1934-1935年。簡介:建于清末,坐西向東,土木結構,二落一進,懸山頂,由門樓、雨坪、上下廳、左右橫屋組成,占地面積480
紅四軍會議舊址協和店位于長汀縣四都鎮紅都村,年代為1929年。簡介:原為客店,建于清末,坐西向東,二層木結構,占地220平方米,與七字形老街連為一體。1929年3月12日,紅四軍首次入閩到達
歷史沿革: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至光緒五年(1879),隸屬成上里。
民國初期沿用清制。
1939年改為鄉公所。
1950年8月,設立四都區,駐地埔頭村。
1965年2月,紅樓公社并入四都公社。
1984年撤社建鄉,改名四都鄉。
1996年撤鄉改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