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張地村 | 隸屬:鐵長鄉 |
區劃代碼:350821201202 | 代碼前6位:350821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F |
長途區號:0597 | 郵政編碼:36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張氏開基的村落。
基本介紹:
長汀縣鐵長鄉張地村與江西省會昌縣一山之隔,被稱為“世外桃源、生態圣地”的省級生態村,坐落在海拔800多米高的一個山坳里。全村2519多人口,22個自然村,11個村民小組,其中,黨員82人。張地村民風古樸,民居瓦房與青山秀水、原始森林和諧地融為一體。
該村村民自古有每年農歷正月初十、十五鬧元宵的習俗。他們用宣紙、當地豐富的毛竹為材,用竹篾扎制游龍、麒麟和魚等各式動物紙燈,還有忠孝廉禮福祿壽等字燈,里面或燃油盞或點蠟燭。傍晚將各式紙燈置于祠堂祖屋祭祀,至夜幕降臨,全村家家戶戶點亮紅燈籠,戶戶燃放高升炮、焰火,在喧天鑼鼓和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中,游龍和麒麟燈、魚燈等各式紙燈匯集,沿著山路游走,或搖
榮譽排行:
2021年12月,張地村被確定為福建省第二批高級版綠盈鄉村(鄉鎮)。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張地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2020年2月,福建省第三批省級傳統村落名單出爐,張地村榜上有名。
2019年12月,張地村入選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
歷史沿革:
土地革命時期,紅軍在此地建立過張地蘇區。
解放初建立張地鄉政府,和億聯在一起,成為一個鄉。
公社化后將民主、共華、張地三個大隊合并為一個大隊,改名張地大隊。
1984年改為張地村委會。
周邊相關:
張地村附近有長汀古鎮(汀州古城)、長汀汀江國家濕地公園、長汀紅色舊址群、汀江源龍門風景區、圭龍山自然保護區、福建省蘇維埃政府成立舊址(汀州試院)等旅游景點,有長汀河田雞、龍巖咸酥花生、長汀檳榔芋、涂坊檳榔芋、白斬河田雞、長汀板栗等特產,有嗩吶藝術(長汀公嫲吹)、彭坊刻紙龍燈、閩西客家元宵節慶、嗩吶藝術(長汀公嫲吹)、閩西客家春耕習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