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下畬村 | 隸屬:宣成鄉 |
區劃代碼:350821204205 | 代碼前6位:350821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F |
長途區號:0597 | 郵政編碼:364000 |
城鄉分類:鄉中心區 | 分類代碼:210 |
地名由來:
位于中畬下方,稱為下畬。
基本介紹:
長汀縣宣成鄉下畬村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原全國政協副主席楊成武將軍的故鄉,地處宣成南部與上杭官莊鄉交界,距縣城62公里,全村轄3個自然村,15個村民小組,412戶,1842人,其中勞力862人,60歲以上老人300人,外出務工人員650,黨員63人,革命烈士62人,失散老紅軍2人(已故),村民代表35人,全村低收入戶66戶312人,貧困戶37戶143人,五保戶2戶,現有耕地面積890畝,山林面積8800畝,希望小學1所,水庫1府,村財收入2萬元,農民人均收入4860元。
近年來,我們積極響應上級黨委、政府的號召,堅持以-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永
榮譽排行:
2023年2月,福建省第三批高級版綠盈鄉村名單公布,下畬村上榜。
2020年12月,2020年福建省森林村莊名單出爐,下畬村入選。
2019年12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下畬村榜上有名。
文化旅游:
楊成武故居位于長汀縣宣成鄉下畬村,由風屋下老宅和建國后新宅、池塘等組成。風屋下老宅為客家傳統府第式建筑,占地面積306平方米,新宅為廳堂樓閣式建筑,占地面積750平方米。楊成武(1914—2
歷史沿革:
因大隊駐地設在下畬村,所以取名下畬大隊。
1961年由于體制的劃分,成立下畬大隊。
1966年至1967年文革期間改為紅武大隊,后因群眾識別不清,又更改為下畬大隊,1984年改為下畬村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
下畬村附近有楊成武故居、長汀古鎮(汀州古城)、長汀汀江國家濕地公園、長汀紅色舊址群、汀江源龍門風景區、圭龍山自然保護區等旅游景點,有長汀河田雞、龍巖咸酥花生、長汀檳榔芋、涂坊檳榔芋、白斬河田雞、長汀板栗等特產,有嗩吶藝術(長汀公嫲吹)、彭坊刻紙龍燈、閩西客家元宵節慶、嗩吶藝術(長汀公嫲吹)、閩西客家春耕習俗等民俗文化。
楊成武(1914—2004年),原名楊能俊,長汀縣宣成人,民國3年(1914年)10月27日生。年幼時就讀于村內私塾和教會小學,后在親友的幫助下,到縣城讀中學,從此開始接觸革命思想,參加革命活動。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