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后塘社區 | 隸屬:天寶鎮 |
區劃代碼:350602101014 | 代碼前6位:350602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E |
長途區號:0596 | 郵政編碼:36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據傳祖先從南靖縣奎洋鎮店美鄉塘后村遷至現址,為留住鄉愁,故取名后塘。村委會成立后沿用此名,村改居后亦沿用。
榮譽排行:
2024年1月,后塘社區被命名為2023年福建省衛生社區。
基本介紹:
后塘村現有人口927人,計272戶。目前村內耕地1000畝,漁塘300畝,攪拌機11臺。全村以食用菌種植為主要收入來源,建筑工程和養豬收入也占有很大比重。
后塘村食用菌栽培歷史悠久,已有40多年的實踐經驗。先后由60-80年代的蘑菇栽培轉變為90年代的白背毛木耳栽培,再由90年代的白背毛木耳栽培轉變為現今的豬肚菇栽培。近年來,隨著食用菌的市場行情走俏,鎮政府的逐漸重視,供電局和信用社的大力扶持,后塘村兩委把握機遇,精準定位,帶領村民們發揮當地優勢,全力打造“一村一品”,食用菌規模發展迅速。目前全村共有190多家種植戶,5家經銷戶,成立了薌城區首家集產、供、銷為一體的食用菌類農業龍頭企業
歷史沿革:
祖先于明成化年間(1465-1487)從南靖縣奎洋鄉遷來。
1961年屬天寶公社后塘大隊,1980年屬天寶公社,1984年委會屬天寶鎮。
2020年12月18日改為后塘社區居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后塘社區附近有毛主席率領紅軍攻克漳州紀念館、漳州古城、漳州芝山公園、漳州九龍公園、漳州林氏宗祠、漳州石牌坊等旅游景點,有天寶香蕉、漳州木偶頭雕刻、四果湯、蘆筍雞塊、苦瓜粥、咸肉粽等特產,有浦南古儺、錦歌、漳州木版年畫、漳州燈謎、漳州哪吒鼓樂、漳臺大鼓涼傘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