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鳳凰山街道 | 隸屬:城廂區 |
區劃代碼:350302002 | 代碼前6位:350302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閩B |
長途區號:0594 | 郵政編碼:351100 |
轄區面積:約21.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8.56萬人 |
人口密度:約405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6個社區、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南門社區 | ~001 | 主城區 | 因該社區位于古時莆田的南大門,故名。清朝時期屬興化府。民國時期屬莆田縣城郊鄉。1958年屬城郊鄉南門生產大隊。1961年屬莆田縣城郊人民公社南門生產大…[詳細] |
南園社區 | ~002 | 主城區 | 該社區原屬南門社區居委會,后從南門分割出南園,故名。…[詳細] |
筱塘社區 | ~003 | 主城區 | 城廂區鳳凰山街道筱塘社區地處莆田市區西南側,轄區總面積2.4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625人,2004-2005年獲得“全國計生協會先進單位”稱號,20…[詳細] |
月塘社區 | ~004 | 主城區 | 據說南宋之前,筱塘地名原本是“月塘”,現鳳凰山頂筆尖山上石刻有“月塘界”為證,后筱塘以“三塘”即“母子塘”為旅游景點。三塘即處塘、里塘及子塘,因塘里種…[詳細] |
新塘社區 | ~005 | 主城區 | 因該社區原屬于筱塘社區管轄,于1994年6月,由筱塘社區分出新塘社區,故名。…[詳細] |
龍德井社區 | ~006 | 主城區 | 因社區內有宋朝時期莆田三大古井之一“龍德井”,故名。…[詳細] |
白洋村 | ~201 | 村莊 | 村位于莆田市城廂區西南部,東到霞林。西到龜山,南到華亭,北到常泰。
全村面積 4.8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300畝,旱地250畝,山地7000多…[詳細] |
朱坑村 | ~202 | 村莊 | 位于莆田市城廂區西北部,東到霞林街道。西到常太鎮,南到鳳辦白洋村,北到鳳辦林橋村。
全村面積3.92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496畝,山地4500…[詳細] |
林橋村 | ~203 | 村莊 | 本村位于莆田市西北部鳳凰山,東到旅游路。西到常太,南到霞林,北到龍橋。
全村面積 4.8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670畝,山地6200多畝,總人口…[詳細] |
地名由來:
景點鳳凰山位于街道境內,故名鳳凰山街道。
基本介紹:
鳳凰山街道,隸屬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是莆田市重要商業貿易區、風景旅游區、文化生活區。位于城廂區西南部,東與荔城區鎮海街道交界,東南、南與霞林街道相鄰,西、西南與華亭鎮毗鄰,西北與常太鎮相接,東北與龍橋街道接壤,區域面積21.1平方千米。2019年末,鳳凰山街道常住人口45119人。
宋、元時期,屬崇業里、永嘉鄉、武化鄉。明、清時期,屬一區南廂、嘉禾里、常太里,二區仁德里、延興里和三區孝義里。民國時期,屬一區、延壽里、熙寧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一區、城廂鎮、城廂區、城廂公社。1963年2月,屬城郊公社。1984年8月,屬城廂區城郊鄉。1990年10月,成立城廂區鳳凰山街道辦事處。截至2
文化旅游:
廣化寺原名金仙院,隋開皇九年改為金仙寺。距今有1430多年歷史,是著名的千年古剎。該寺現占地3.2萬余平方米,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石砌圍墻長1公里。貫穿主體建筑物的中軸線長達385米,結
釋迦文佛塔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南廣化寺的東側。釋迦文佛塔始建于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以前。塔為石構的仿木樓閣式建筑,通高36米,平面呈八角形,共五層,造型古樸莊重、結構玲瓏精致。須彌座的束
福建省閩中革命烈士陵園位于莆田市區中心的繁華地帶,現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園區占地面積63712平方米,始建于1957年12月,其前身為“莆田縣革命紀念碑”,1983年莆田建市后
南山月峰寺位于城廂區鳳凰山街道新塘社區新梅自然村,年代為清,為莆田市第九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原名“月峰禪院”,始建于唐代,宋代后荒廢,明成化初年重建,明萬歷年間拓建,“文革-”期間損毀,19
廣化寺位于城廂區鳳凰山街道新塘社區,類別為古建筑。南山廣化寺位于城廂區鳳凰山街道辦事處新塘社區鳳凰山南麓,梁陳間名金仙庵,隋開為寺,唐賜額靈巖寺,宋太平興國元年(976)名廣化寺。寺原有10
歷史沿革:
宋、元屬莆田縣崇業里、永嘉鄉、武化鄉。
明、清屬莆田縣一區南廂、嘉禾里、常太里,二區仁德里、延興里和三區孝義里。
民國時期屬莆田縣一區、延壽里、熙寧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隸屬莆田縣一區、城廂鎮、城廂人民公社、城郊公社、城郊鄉;1990年,成立城廂區鳳凰山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