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吳山村 | 隸屬:吳山鎮 |
區劃代碼:350425108204 | 代碼前6位:350425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G |
長途區號:0598 | 郵政編碼:365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地處山間,原多為吳姓居住,后陳姓遷入,娶吳氏女為妻,陳姓逐漸興旺,因陳、吳兩姓聯姻,史稱陳吳;其后陳姓人口劇增,最終取代了吳姓,陳姓族人為紀念吳姓袒居發祥地,故名。
基本介紹:
吳山村圍繞鄉黨委政府提出的 “優化產業,持續推進,突出和諧,科學發展”的總體要求,確立“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盡力而為,講求實效”的工作思路,進一步增強了經濟實力,促進了四個文明的協調發展和農村的和諧進步。
一、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吳山村人口多,耕地少,村民們充分利用冬閑田發展農業生產,種植蔬菜600多畝;種植烤煙120多畝,收成在即;去年冬春以來新開墾茶園560畝,全村茶園總面積達2300畝,今年來新添置茶葉加工設備九套,春茶茶青產量達二十萬公斤;糧食播種面積穩中有升,種糧直補資金已全額發放到位,糧農種糧積極性進一步提高。預計農民人均純收入可達8420元/人,比去年同期增長11.5%。
榮譽排行:
2022年12月,福建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吳山村為2022年福建省衛生村。
2022年10月,福建省農業農村廳認定吳山村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村治理示范村鎮。
歷史沿革:
明萬歷十年(1582)始隸屬德化縣,清雍正十二年(1734)前仍屬德化縣轄地隸屬延平府,雍正二十年始,屬永春州德化縣轄地稱尤中里彭溪社,民國時期屬德化縣,稱濟屏鄉吳山保,1950年8月劃歸大田縣屬,1951年5月1日屬大田縣屏山區(即第六區),1958年10月設吳山生產大隊(包括和洋、吉周、佳內、尾宮),1961年成立吳山公社,和洋、吉州、尾宮分別從吳山大隊分出,1970年6月屬屏山公社,1972
周邊相關:
吳山村附近有桃源里景區、大仙峰茶美人景區、象山避暑養生度假區、大仙峰保護區、黃巖洞、抗戰時期大田“第二集美學村”舊址群等旅游景點,有大田高山茶、大田雪山蘿卜、大田槐豬、大田兔肉、大田烤兔、苦菜茶等特產,有大田板燈龍、打黑獅、舞稻草龍、大田民間戲曲、泰寧梅林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