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張坑村 | 隸屬:吳山鎮 |
區劃代碼:350425108201 | 代碼前6位:350425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G |
長途區號:0598 | 郵政編碼:365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地處坑垅,以張姓開基于此,故名。
基本介紹:
張坑村位于吳山鄉北部,北與屏山鄉交接,南和濟陽鄉相鄰,離吳山鄉政府所在地12公里。全村有69戶,總人口298人,黨員16名,村兩委成員6名。全村土地面積5672畝,其中耕地面積348畝,林地面積4515畝,山地面積809畝,2011年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7668元,村財總收入15.37萬元。
張坑村班子成員較為務實、進取,建立健全了民兵連、團支部、婦聯、治安民調等配套組織,并利用規范的村務公開欄對村民關心的重點熱點問題及時公開,讓村民隨時監督村里的重大事項,村“兩委”成員以村里的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在黨支部的帶領下,借助地理優勢,黨員模范帶頭,積極配合鄉黨委政府搞好招商引資,解決了該村部分
榮譽排行:
2024年6月,福建省第四批高級版綠盈鄉村名單公布,張坑村上榜。
2021年12月,張坑村被命名為2021年度福建省森林村莊。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張坑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2016年12月,張坑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歷史沿革:
原屬德化縣,民國時期屬德化濟屏鄉吳山保;1950年劃歸大田縣屬第六區;1958年屬大田縣屏山公社;1961年屬大田縣吳山公社;1970年又歸屬屏山公社;1971年再次劃出屬吳山公社;1984年建鄉時稱吳山鄉張坑村村民委員會,2017年撤鄉設鎮稱吳山鎮張坑村村民委員會,并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張坑村附近有桃源里景區、大仙峰茶美人景區、象山避暑養生度假區、大仙峰保護區、黃巖洞、抗戰時期大田“第二集美學村”舊址群等旅游景點,有大田高山茶、大田雪山蘿卜、大田槐豬、大田兔肉、大田烤兔、苦菜茶等特產,有大田板燈龍、打黑獅、舞稻草龍、大田民間戲曲、泰寧梅林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