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杏陳鎮 | 隸屬:東山縣 |
區劃代碼:350626103 | 代碼前6位:350626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閩E |
長途區號:0596 | 郵政編碼:363000 |
轄區面積:約3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28萬人 |
人口密度:約73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前何村 | ~201 | 鎮中心區 | 前何村簡介
前何村位于東山縣西北面,杏陳鎮政府所在地,省道S-201“雙碼線”貫通其間,該村下轄(港后、埔上)兩個自然村,分設19個村民…[詳細] |
埕英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埕英村位處杏陳鎮政府所在地,是杏陳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西北與詔安四都鹽倉、東缽頭隔海相望,西南與向陽鹽場相接,比鄰高陳、前何、張家、徑口,由4個…[詳細] |
礁頭村 | ~203 | 村莊 | 礁頭村位于東山縣西北面,村屬杏陳鎮人民政府管轄,該村東面與西山巖一、二級水庫相連,南臨埔頭村,西臨東山縣向陽鹽場,北與徑口村接壤,公路與雙碼線相通,全…[詳細] |
后林村 | ~204 | 村莊 | 后林地處東山縣的西北部,依傍八尺門海灣,與云霄、詔安隔海相鄰,地理位置獨特,是東山陸道交通咽喉——八尺門跨海大橋,也是東山島外引水、電網、交通駕設的主…[詳細] |
磁窯村 | ~205 | 村莊 | 杏陳鎮磁窯村位于東山島西北部,離東山八尺門大橋約2公里,全村有169戶,約710人,分三個村民小組。設一個黨支部,有黨員37名,轄區總面積約1080公…[詳細] |
徑口村 | ~206 | 村莊 | 徑口村地處東山縣西北部,毗鄰埕英、礁頭、坑內、大產村和向陽鹽場,是縣疏港公路及漳州沿海大通道雙碼線交叉點,是東山縣進出島的交通樞紐。全村共197戶85…[詳細] |
埔頭村 | ~207 | 村莊 | 傳說有一條龍游入內海的海面,喘了一口氣,然后又游到埔頭海岸點一下頭。祖先認為此乃吉祥之兆,地處背依西坑山,前臨徑埔沃,即擇此草埔地建村,故取村名為“埔…[詳細] |
張家村 | ~208 | 村莊 | 張家村位于東山縣杏陳鎮東北部,由張家、前坑洞、建宅、福場、牛仔林五個自然村組成,總人口2475人,耕地面積1100畝,山地2400畝。農業耕作主要種植…[詳細] |
高陳村 | ~209 | 村莊 | 高陳村位于杏陳鎮西北方,東鄰前何村及后林,北鄰磁窯村,南至大海,西鄰大海。全村有2個自然村,現有385戶,總人口1600人,總面積1800畝,其中,灘…[詳細] |
大山產村 | ~210 | 村莊 | 大產村位于東山島西北部,與詔安、云霄兩縣隔海相望,轄區內的大產跨海戰備大橋是東山島兩大通道之一,直通漳詔高速公路“東山島”出入口,是漳州沿海大通道疏港…[詳細] |
地名由來:
杏陳圩設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33年)歷史上是東山西北部農村集市貿易中心。杏陳村原是廣東潮汕姓王和姓陳為主居民居住,叫“王陳村”,因潮汕口音讀王若杏,把“王陳“叫為“杏陳”。因鎮政府駐地設于杏陳圩,故名。
基本介紹:
杏陳鎮位于東山島西北部,地處東山、云霄、詔安三縣交界,面積31平方公里。依山傍海,風景秀麗,有宋代磁窯、陳平渡等歷史文化遺址,是東山島的古渡口和古集市之一,也是著名的“僑臺鄉”。現擁有3個鎮級農貿市場,6所小學、2所中學,下轄10個行政村,人口26597人。
杏陳區位優勢凸顯,國道324線、疏港公路、沈海高速公路東山聯絡線和規劃中的廈深鐵路東山支線入口處均在杏陳,鎮區距5000噸級和規劃建設中2.5萬噸級碼頭15公里,已建設400mm口徑自來水管網和11萬伏雙回路電網,擁有成套DDN專線通訊接入設備,轄區內的大產大橋和八尺門大橋是東山兩個進出島通道,素有“東山門戶”之稱,交通十分快捷、水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福建省農業農村廳認定杏陳鎮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村治理示范村鎮。
2020年12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杏陳鎮為福建省衛生鄉鎮。
2014年7月,杏陳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杏陳鎮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歷史沿革:
清時屬詔安縣五都一圖前何保;建國后1950年屬東山縣第三區;1958年成立杏陳人民公社;1984年屬杏陳鄉;1990年撤鄉設杏陳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