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樟塘鎮 | 隸屬:東山縣 |
區劃代碼:350626101 | 代碼前6位:350626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閩E |
長途區號:0596 | 郵政編碼:363000 |
轄區面積:約18.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48萬人 |
人口密度:約78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樟塘村 | ~201 | 鎮中心區 | 名稱來歷 相傳,古時候有一棵大樟樹,在每月十五月圓時,樹影倒映在距離數百米遠的池塘里,景致優美,故取村名樟塘。
行政隸屬 清時屬詔安縣五都四圖張塘…[詳細] |
南埔村 | ~202 | 村莊 | 名稱來歷 明末清初,南埔先祖從福建興化府前來開基,村建于草埔之南,故名。
行政隸屬 清時屬詔安縣五圖南埭保;民國屬東山縣復興鄉;建國后屬二…[詳細] |
湖尾村 | ~203 | 村莊 | 行政隸屬 清時屬詔安縣五都五圖南埭保湖尾村;民國時屬東山縣復興鎮湖尾村;建國后屬二區湖南鄉;1959年屬康美人民公社湖尾生產大隊;1961年屬樟塘公社…[詳細] |
南山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行政隸屬 清時屬詔安縣五都三圖康羅保南山村;民國時屬東山縣中興鎮南港保(南山和西港村合);建國后屬三區南湖鄉(與下湖、嶺下合);1951年屬樟塘公社南…[詳細] |
下湖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行政隸屬 清時屬詔安縣五都三圖康羅保霞湖村;清宣統二年(1910年)屬詔安縣東山自治區中區;民國五年(1916年)東山建縣屬二區;民國二十九年(194…[詳細] |
港西村 | ~206 | 村莊 | 行政隸屬 清時屬詔安縣五都三圖康保羅港西村;民國屬東山縣中興鎮港西保;1950年建國后屬三區港西鄉;1954年港西、下湖、南山合并為南湖鄉1958年屬…[詳細] |
古港村 | ~207 | 村莊 | 名稱來歷 明萬歷年間,先祖從云霄西林村前來開基建村。原村名“鼓講”,后為書寫方便改今名。
行政隸屬 清時屬詔安縣五都三圖康羅保;民國屬東山…[詳細] |
前馬村 | ~208 | 村莊 | 前馬村
(Qian Ma Cun)
名稱來歷 古稱馬鞍村,建國后改今名。
…[詳細] |
后馬村 | ~209 | 村莊 | 后馬村
(Hou Ma Cun)
名稱來歷 古稱后馬鞍,建國后改今名。
行…[詳細] |
地名由來:
古時有一顆大樟樹,農歷每月十五月圓,樟樹樹影倒眏在距離數百米遠的池塘里,景致十分優美,因而人們就把這個村莊取名為樟塘。鎮政府駐地樟塘村而得名。
基本介紹:
樟塘鎮地處東山中部,與縣城接壤,面積18.8平方公里,樟塘鎮地處東山縣腹部,總面積18.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6000畝,耕地面積9500畝,沿海灘涂1.5萬余畝。轄17個自然村,9個行政村,有1.6萬人。獲得“省科技示范鎮”、“省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先進示范鄉鎮”、“省十佳生態鄉鎮”等榮譽稱號。
區位優勢明顯。交通方便快捷,西銅景觀大道、即將建設的疏港路貫穿我鎮。全鎮土地開闊,2/3的面積涵蓋東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有大片未開發土地,是城市建設、投資興業的寶地。
特色物品眾多。近海漁類資源、養殖品種豐富。林果業發達,水果面積居全縣第一位,戶均2.5畝以上,享有“萬畝水果鎮”之稱。年
榮譽排行:
2020年12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樟塘鎮為福建省衛生鄉鎮。
文化旅游:
從縣城驅車北馳,約五六公里,但見山巒環列,似圍似屏;綠樹蔭蓊,如黛如翠。這就是南正院旅游景區。南正院就座落在半山腰。南正院始建于南宋末年,原名為林正院,后改今名。南正院歷經歲月滄桑,幾經興廢
歷史沿革:
宋代建隆元年(960年)東山境內設樟塘、后林、東坑、磁窯四鋪,為東山島最早軍事機構。
清屬詔安縣五都三圖康羅保、四圖樟塘保、五圖南埭保。
民國分屬東山縣統一實驗鄉、中興鎮、復興鄉。
1950年屬三區。
1958年屬康美公社。
1961年成立樟塘公社。
1984年改稱樟塘鎮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