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清源街道 | 隸屬:豐澤區 |
區劃代碼:350503004 | 代碼前6位:350503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閩C |
長途區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轄區面積:約15.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32萬人 |
人口密度:約273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0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普明社區 | ~001 | 主城區 | 普明社區
普明地處清源山南麓,北與省道307線接壤,南至市中心區北環城路,面積約1平方公里,人口4800多人,1371戶,分成五個居…[詳細] |
北門社區 | ~002 | 主城區 | 北門社區
清源街道北門社區位于泉州市區城北環路,與鯉城區華新社區相連。面積 0.3平方公里。合作社時期稱北星社,人民公社時期稱為北門大隊,8…[詳細] |
西門社區 | ~003 | 主城區 | 西門社區
清源街道西門社區位于泉州市區城西路兩側,與鯉城區開元街道雙塔社區、鯉中街道升文社區、義成片區相互連接共有0.5平方公里。由…[詳細] |
城口社區 | ~004 | 主城區 | 城口社區
城口社區位于泉州市區的西側,由原城口居委會與建寶居委會整合而成,轄區東至新華北路,西至豐惠路,南至舊泉永路,北至省道307…[詳細] |
西寶社區 | ~005 | 主城區 | 西寶社區
西寶社區原名西郊村。至2003年4月30日“村改社居”時更名為西寶社區。
西寶社區地處泉州市郊,東臨舊泉永德…[詳細] |
環清社區 | ~006 | 主城區 | 環清社區
環清社區地處清源街道北部,東至清源山下,西至泉山路與拒洪社區分界,南至九一糧庫與后茂接壤,北與環山社區相望。區域內駐有市-…[詳細] |
環山社區 | ~007 | 主城區 | 環山社區
清源街道環山社區位于氣魄雄偉的清源山腳下,寬闊的泉山大道貫穿而過。
地理位置:環山社區東至后茂社區,西臨拒洪…[詳細] |
田邊社區 | ~008 | 城鄉結合區 | 田邊社區
田邊社區位于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清源山腳下,原是泉州市區近郊的“農業村”,于2003年4月改制為城市社區,轄區面積約0.9平方…[詳細] |
后茂社區 | ~009 | 主城區 | 后茂社區
后茂社區地處清源山風景區賜恩山麓,由社區五個居民小組及轄區內的8個單位組成,目前轄區管理范圍東至齊云路;西至環清、環山社區…[詳細] |
清源社區 | ~010 | 城鄉結合區 | 清源社區
清源社區2003年改為泉州市豐澤區清源街道辦事處清源社區居民委員會。改制前稱為晉江縣第三區清源鄉,1958年上半年改為泉州…[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地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清源山而得名。
基本介紹:
豐澤區清源街道于1999年8月成立,轄10個社區、1個國有農場,面積15.813平方公里,人口4.15萬人,轄區內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清源山和千畝湖上園林西湖公園“一山一水”相互輝映。
清源街道地處泉州中心城區西北郊,是中心城市“西拓”的重要部分,原屬城鄉結合部。街道成立伊始,轄區內工業企業小、散、弱,商業以集鎮式攤位居多,缺乏產業支撐,經濟基礎薄弱,城市化水平較低。街道成立后,特別是“大泉州”發展戰略實施以來,街道黨工委、辦事處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0關于做強做大泉州中心城市的戰略規劃和區委、區0“推進三個優先發展,打造四個服務中心”的總體部署,把握城市“西拓”的良好契機,堅持圍繞“
榮譽排行:
2014年9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清源街道2012年—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開閩許氏宗祠位于清源山賜恩巖(清源街道后茂社區),年代為唐-現代,類別為古建筑,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李堯寶墓位于清源街道環山社區清源山老君巖西側,年代為現代,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林騷墓位于清源街道清源山南麓白狗山,年代為1953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妙月和尚舍利塔位于清源街道后茂社區清源山南麓五大峰下,年代為民國,類別為古墓葬,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魏元翼墓位于清源街道清源山麓西寮村西,年代為清初,類別為古墓葬,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明、清代分屬晉江縣三十九都及四十、四十一都。
民國時期屬晉江縣東北鄉清源、鶴山二保。
新中國成立后至1958年前,隸屬晉江縣清源鄉。
1958年以后,劃歸泉州市管轄,并于其地置北峰公社清源農場、泉州共青團農莊、清源茶果社。
1959年三者合并為泉州市亞熱帶作物試驗場,1960年改稱為泉州市清源農場,仍屬北峰人民公社。
1971年,清源農場直屬泉州市管轄。
1999年8月成立清源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