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城陽鎮 | 隸屬:福安市 |
區劃代碼:350981112 | 代碼前6位:350981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閩J |
長途區號:0593 | 郵政編碼:352000 |
轄區面積:約15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58萬人 |
人口密度:約37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4個社區、3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步兜亭社區 | ~001 | 主城區 | 古傳王虎下山歸居一亭,稱不步兜亭。原屬秦溪村委會管轄,1994年7月設立步兜亭居委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中泉社區 | ~002 | 主城區 | 位于溪水旁,舊屬中村村,后設立居民委員會,故名。…[詳細] |
秦源社區 | ~003 | 主城區 | 因舊時秦氏居住且旁有溪流,舊屬秦溪村管轄,后成立秦源居委會,故名。…[詳細] |
金園社區 | ~004 | 主城區 | 建于甘蔗園旁,因甘蔗色澤偏黃,取吉祥之意,故名。…[詳細] |
后樓村 | ~201 | 村莊 | 后樓村系福安市城陽鄉第四大行政村,位于福安市東部、城陽鄉環鄉公路中段,與秀麗的東山山麓相連接,距福安市區25公里。東與柘榮縣黃柏鄉接壤,西與洋面村交界…[詳細] |
荷洋村 | ~202 | 村莊 | 因盛產蓮子,每到花季,荷花爭相開發,猶如花海,故名。…[詳細] |
洋面村 | ~203 | 村莊 | 因村在田洋的上方,故名。1950年屬洋蛟鄉,1954年設立洋面鄉,1956年屬洋蛟鄉,1961年成立洋面大隊,1984年改為洋面村委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堵坪坑村 | ~204 | 村莊 | 堵坪坑村是福安市城陽鄉老區行政基點村,位于福安市東部,距城區32公里,東與柘榮縣黃柏交界,南與霞浦縣柏洋交界,西與本鄉荷洋村相連,北與本鄉后樓村隔界。…[詳細] |
仙嶺村 | ~205 | 村莊 | 仙嶺村位于福安市東部,離城15公里,海拔580米,村落坐西向東,北鄰官洋村,南接馬上村,西交上沃村,東連留洋村。
《村落與村民》村轄面積2.5…[詳細] |
上沃村 | ~206 | 村莊 | 上沃村位于城陽鄉東部山區家村,離城15公里。地理位在于東山山麓,東依東山,西連仙嶺,南與官洋村接壤,北與潭頭東嶺毗鄰。東山有仙洞、石厝、九獅山,山頂海…[詳細] |
官洋村 | ~207 | 村莊 | 官洋村系福安市城陽鄉第一大行政村,位于福安市東部,距市區20公里,西與柘榮縣交界,南與后樓相距6公里,北到仙嶺3公里。
《村落與居民》村落現有…[詳細] |
馬上村 | ~208 | 村莊 | 馬上村位于城陽鄉北部東山雪霽之文筆峰,山中有龍脈,下盆之地支龍結穴、八盆蓮花。村落東與仙嶺接壤3公里;西至林家洋村4公里,中途有馬頂峰、仙人洞、仙人瀑…[詳細] |
占洋村 | ~209 | 村莊 | 占洋村位于福安市東南部,在閩東聞名之東山山脈之麓,距城10公里,村落東連留洋村,西與甕窯接壤,北至馬上村,南鄰秦溪洋工業園區。
《村落與村民》…[詳細] |
秦溪村 | ~210 | 主城區 | 宋朝秦氏遷居溪旁,故名。1929年設秦溪鄉,1949年設秦溪保,1950年設秦溪鄉,1958年成立秦溪公社,1966年秦溪大隊,1984年改為秦溪村委…[詳細] |
石門院村 | ~211 | 村莊 | 以村前韓陽十景之一的“石門漏月”景取名。…[詳細] |
中村村 | ~212 | 主城區 | 古時豐姓人遷居,稱豐村村。后因村莊發展,此村位于幾個自然村中間,故名。…[詳細] |
林洋村 | ~213 | 村莊 | 林洋村系福安市城陽鄉管轄,位于福安市東官路前往柘榮、霞浦途經之地,東靠韓陽十景仙嶺東山雪晴,西鄰秦溪洋開發區,南接韓陽十景石門漏月,北鄰留洋瀑布。村落…[詳細] |
溪東村 | ~214 | 城鄉結合區 | 溪東村位于福安市區北大門5公里處,全村人口2600多人,430戶,轄2個自然村,11個村民小組,生產面積800多畝。
《村風村貌》人杰地靈,祖…[詳細] |
巖湖村 | ~215 | 主城區 | 村頭有巖石壁延伸至湖邊,故名。1929年設巖湖鄉,1946年設巖湖保,1950年設巖湖鄉,1958年設立巖湖生產大隊。1984年改為巖湖村委會,名稱沿…[詳細] |
雁塔村 | ~216 | 主城區 | 雁塔村位于福安北部,距市城5公里,104國道中心穿過,座落于富春溪長汀河旁,長汀河才人歌曰“三佰盧田共一丘,不用犁耙,不用牛”。長汀河總面積500多畝…[詳細] |
林家洋村 | ~217 | 村莊 | 林家洋村位于福安市北部,座落于104國道旁,離福安城北車站12公里,村落坐北向南,北鄰阮家坑村、南接占洋村、西交白塔村、東連馬上村。
《村落與…[詳細] |
阮家坑村 | ~218 | 村莊 | 阮家坑位于福安市東北郊區,坐落于104國道旁秀麗文筆山麓,距市區11公里,東與潭頭鎮樞洋村交界,南與林家洋相連,北與湖塘坂接壤,西與坂中鄉一水之隔。
…[詳細] |
東口村 | ~219 | 村莊 | 東口村系福建省福安市城陽鄉行政村,位于福安市西北部,在福壽公路邊,東西兩溪交溪,兩鎮兩鄉交界,東是城陽鄉湖塘坂村,西是社口鎮沙溪村,南是坂中鄉南岸村,…[詳細] |
鐵湖村 | ~220 | 村莊 | 傳說過去村前有個湖,潛有水獺,故名。1950年屬化蛟大隊,1972年拆出成立鐵湖大隊,1984年改為鐵湖村委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白坑村 | ~221 | 村莊 | 舊有白波神仙境傳說,故名。1929年屬化蛟鄉;1946年屬石門鄉;1950年屬城關洋蛟鄉;大隊建制時1963年屬化蛟公社;1966年成立白坑生產大隊;…[詳細] |
赤嶺村 | ~222 | 村莊 | 村居嶺上,土質赤紅,故名。1961年成立赤嶺生產大隊,1966年并入白坑大隊,1980年分隊,又單獨成立赤嶺大隊,1984年改為赤嶺村委會,名稱沿用至…[詳細] |
茶洋村 | ~223 | 村莊 | 盛產茶葉,故名。1960年成立茶洋生產大隊,1984年改為茶洋村委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紙坪村 | ~224 | 村莊 | 因其地處坪地,似紙一般平整,故名。1950年初屬茶洋大隊,1979年成立紙坪大隊。1984年改為紙坪村委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日山村 | ~225 | 村莊 | 因位于山間,地勢較高,陽光充裕,故名。1984年屬日山村委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馬嘉村 | ~226 | 村莊 | 明代時期(公元1414年),從福安大留遷居至此,見到此山形似一頭馬,村建于山下,后取美名更名為馬嘉。…[詳細] |
甕窯村 | ~227 | 主城區 | 因舊時村中曾有一甕窯,故名。1950年屬溪東鄉,1958年屬溪東公社成立甕窯大隊。1984年改為甕窯村委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
湖塘坂村 | ~228 | 村莊 | 湖塘坂村地處市區北部,離城10公里,104國道穿村而過,交通便捷,北與潭頭鎮相連,南至雁塔村,東與東口村一水之隔,西至阮家坑村。
《村落…[詳細] |
化蛟村 | ~229 | 村莊 | 因村前有溪流環繞,原名瀨兜,方言近音衍為今名。…[詳細] |
留洋村 | ~230 | 主城區 | 因該地位于溪水旁,古時發洪水留下一塊坪地,故名。…[詳細] |
王灣村 | ~231 | 主城區 | 以村委會下轄的里王灣、外王灣自然村為名。…[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地處原韓陽城郊外,且“陽”有陽光向上之意,故名。
基本介紹:
城陽鎮位于福建省福安市區東部,西臨富春溪畔,南起化蛟,北至東口、湖塘坂,東面山區與柘榮、霞浦兩縣交界。104國道貫穿而過,過境里程達20多公里,環鎮路總長48公里,南北均與104 國道銜接,交通極為方便。轄區總面積15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1萬畝,其中水田0.4萬畝,旱地1.7萬畝,山地面積15萬畝。下轄30個村委會,5個居委會,132個自然村其中沿104國道及秦溪洋平原村(居)16個,環鎮公路村13個,偏遠山村6個。全鎮戶籍常住人口3.6萬人,農業人口占95%。現常住人口達5萬多人。
近年來,城陽鎮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按照“立足農業,突出工業,發展三產、科技興鄉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城陽鎮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城陽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城陽鎮榜上有名。
文化旅游:
秦溪連氏祠堂位于福安市城陽鎮秦溪村,年代為始建明萬歷四十年(1612),類別為古建筑。祠堂位于城陽鎮秦溪洋村中。始建明萬歷四十年(1612),清嘉慶十四年(1809)重修,光緒5年乙卯年(1
甕窯硋窯位于福安市城陽鎮甕窯村,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遺址。位于城陽鎮甕窯村南向100米山坡處。該窯為福安市區域內著名的硋窯,建造于明后期,清康熙年間遷至現窯址。歷代有過維修,至今仍在燒制,窯
石門漏月摩巖石刻位于福安市城陽鎮石門院村,年代為清同治十一年(1872),類別為石刻類。位于城陽鎮石門院村西向400米處。刻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由兩塊碩大自然巖石相倚成門,故稱“石門
秦溪五福堂位于福安市城陽鎮秦溪村,年代為明正德五年(1510),類別為古建筑。位于福安市城陽鎮秦溪村路上。始建于明正德五年(1510),歷代均有維修,最后一次修于1988年。為土木結構合院式
歷史沿革:
1929年設秦溪洋鄉,屬韓陽區。
1936年改設秦溪洋保,屬賽岐區。
1946年為石門鄉。
1950年石門鄉改秦溪鄉,屬第一區。
1954年屬十一區。
1956年十一區與一區合并稱城關區;1958年改為城關公社;。
1961年6月城關公社析改城關鎮、城郊公社。
1966年以富春溪為界分城郊,坂中公社。
1971年3月與城關鎮合并,稱城關公社。
1975年10月,析置城郊公社,1980年更名為城陽公社,1984年改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