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福建省 > 寧德市 > 福安市 > 溪潭鎮

福建省寧德市福安市溪潭鎮

[移動版]
地名:溪潭鎮隸屬福安市
區劃代碼:350981106代碼前6位:350981
行政區域:福建省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行政級別:鎮車牌代碼:閩J
長途區號:0593 郵政編碼:352000
轄區面積:約119.5平方公里人口數量:約2.62萬人
人口密度:約219人/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1個社區、34個行政村
代碼城鄉分類簡介
廉明社區~001鎮中心區
因委會駐地設在廉明,寓意清正廉明,故名。…[詳細]
溪填村~201鎮中心區
原名富溪村,因洪水沖流、堆積成坂,將溪填平,故名。…[詳細]
城山村~202村莊
因舊時為防止黃巢造反筑城墻于山下,故名。…[詳細]
溪北村~203村莊
因地處溪北洋的北邊,故名。1981年從城山大隊分出,成立溪北大隊;1984年改為溪北村委會,同時,生產大隊更名為溪北村,選舉產生村民委員會。設立溪北村…[詳細]
馬山村~204村莊
因落建于似馬形的山中,故名。1958年分設立馬山大隊;1984年改為馬山村委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雙峰村~205村莊
因村后有兩座小山峰,故名。1958年設立雙峰大隊;1984年改設雙峰村委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鳳林村~206村莊
因村落后山形似鳳,瀨尾、城山、子巖三座山如獅,稱三獅朝鳳于一片密林中,故名。…[詳細]
瀨頭村~207村莊
因地處廉溪瀨的上游,故名。1981年從鳳林大隊分出,成立大隊;1984年改為瀨頭村委會,同時,生產大隊更名為瀨頭村,選舉產生村民委員會。設立瀨頭村民委…[詳細]
瀨尾村~208村莊
因地處溪瀨末端,故名。1981年從鳳林大隊分出成立瀨尾大隊;1984年改為瀨尾村委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瀨洋村~209村莊
因村落被山環繞,如遇大雨,山上沙石被水沖至村落中,故名。…[詳細]
岔口村~210村莊
因位于兩山岔口,故名。1950年屬鳳林鄉;1958年8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實行政社合一、撤鄉建社,農業生產合作社改稱生產大隊;同年,設立岔…[詳細]
前埔村~211村莊
因有一條河平鋪村前,且該地地名存在“埔”、“浦”兩種說法。經村委會討論決定統一使用“前埔”,故名。…[詳細]
仙石村~212村莊
早先南山與仙石兩村聯成故名“山石”村,后改稱仙石村。…[詳細]
廉村村~213村莊
廉村原名石磯津,在福建省福安市區西南15公里處。 南朝梁天監年間(502—519),光祿大夫薛賀由江南遷入福建,輾轉定居于石磯律。他的第六代孫薛令之…[詳細]
蘭田村~214村莊
以委會駐下轄的蘭田自然村為名。蘭田來源于因位于一片林地的前方,命名為“林前”,后因地方方言諧音為“蘭田”。…[詳細]
王里村~215村莊
因是王氏建村,故名。1950年初期,屬岳田鄉稱王爐頭村;1985年成立大公社時,稱為王里大隊;1984年改為王里村委會,同時,生產大隊更名為王里村,選…[詳細]
洪口村~216村莊
村外有口井,稱“龍口”,方言諧音衍為今名。…[詳細]
上灣村~217村莊
因地處一山灣的上方,故名。1981年5月從洪口大隊分出,成立上灣大隊;1984年改稱上灣村村委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洋頭村~218村莊
因村頭有一片田洋,故名。1950年與屬洋山鄉;公社化時期,為洋頭大隊;1984年改為洋頭村委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沙巖村~219村莊
因村前山似獅形,稱獅巖村,后演變為沙巖村。…[詳細]
陳家山村~220村莊
因村中以陳姓村民居多,故名。1950年為洋山村鄉;1958年成立大隊時,稱陳家山大隊;1984年改為陳家山村委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張家山村~221村莊
因是由張氏建村,故名。1950年是洋山村鄉;1958年設立張家山大隊;1984年改為張家山村委會,名稱沿用至今。于2016年搬遷,新建村委樓。…[詳細]
西隱村~222村莊
宋朝有麟甲寺,僧作歹,朝廷命陳孟良狀元除滅。周圍所有不動產分給功臣,陳事郭氏受業,名樓隱村,后演變為西隱村。…[詳細]
岳秀村~223村莊
因山明水秀,風景秀麗,故名。1965年岳秀與橫林合并為岳秀村;1980年公社化時成立大隊;1984年改為岳秀村委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岐山村~224村莊
因山上岔路多,故名。1958年8月,我國全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實行政社合一、撤鄉建社,農業生產合作社改稱生產大隊;同年,設立岐山大隊。1983年10…[詳細]
磻溪村~225村莊
因村前有溪流經過,故名。1950年為磻溪鄉;1958年為磻溪營理區;1958年設立磻溪大隊;1984年改為磻溪村委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下莊村~226村莊
因地處大山下,故名。1982年由潘溪大隊拆出,設下莊大隊;在1984年時更名為下莊村委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院前村~227村莊
因建于寺廟前,故名。1966年合并入潘溪大隊;1980年又拆出設立院前大隊;1984年改稱院前村委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西安村~228村莊
因落地處山的西面,村民希望風調雨順,故名。…[詳細]
瓜溪村~229村莊
因古時盛產瓜果,且瓜果多種在溪邊,故名。…[詳細]
芹洋村~230村莊
因以前種有大片芹竹,稱芹竹洋,后簡稱為芹洋。…[詳細]
吉坑村~231村莊
因以前在坑邊栽種桔樹,″桔”和″吉”諧音,故名。…[詳細]
嶺頭村~232村莊
因村落位于山嶺的頂部,故名。1958年公社化時,成立嶺頭大隊;1984年改為嶺頭村委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華巖村~233村莊
因地處華岡山石邊,故名。1964年社教后,華巖與周家山合為一個大隊稱周華大隊;1981年5月分開另成立華巖大隊;1984年改華巖村委會,名稱沿用至今。…[詳細]
周家山村~234村莊
因以前種有大片香蕉地,名蕉家山,后因諧音改為今名。…[詳細]

地名由來:

因此地四面群山環繞,位于磻溪河穆陽溪的交匯處,溪有深水潭,又因所在地有溪填、潭頭兩個村,取兩村前字,故名。

基本介紹:

福安市轄鎮。1958年設溪潭公社,1984年改鄉,1994年建鎮。位于市境西南部,距市府10公里。面積119.5平方公里,人口3.6萬。省道浦賽段過境。轄城山、溪北、馬山、鳳林、瀨頭、瀨尾、岔口、雙峰、沙巖、陳家山、張家山、西隱、岳秀、岐山、脈溪、下莊、院前、瀨洋、仙石、廉村、溪填、蘭田、王洪口、上灣、洋頭、瓜溪、西安、芹洋、吉坑、嶺頭、華巖、周家山、前浦34個村委會和廉明居委會。鄉鎮企業有砂輪、陶瓷、玩具等廠。農業主產水稻、蔬菜,兼產水果、杉、松木。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溪潭鎮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溪潭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溪潭鎮榜上有名。

2014年9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溪潭鎮2012年—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福安廉村

廉村,原名石磯津,位于穆陽溪西岸,福安市區西南方向,省道下浦線繞村而過,現有人口2600多人,耕地面積1100多畝,系開閩第一進士薛令之故里,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這里,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水碧

薛令之故居遺址

閩東廉溪,溪水如玉帶繞著一座古村落,這里是福建第一位進士薛令之的故里廉村。廉村位于福安市溪潭鎮,原名石磯津,說起因何改村名,還有一段久遠的往事。據薛氏宗譜記載:唐神龍二年(公元706年),薛

革命老媽媽潘玉球故居

革命老媽媽潘玉球故居位于福安市溪潭鎮磻溪村,年代為清道光年間,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位于溪潭鎮磻溪村街尾路5號,建于清道光年間(1821-1850)。坐西南向東北。為土木結構合院

廉溪摩崖石刻

廉溪摩崖石刻位于福安市溪潭鎮雙峰村,年代為清道光壬辰(1832),類別為石刻類。位于溪潭鎮雙峰村西北向1.2公里溪邊山下,刻于時代不詳。分布在溪邊面朝西南的巖壁,皆楷書,有“壽”、“福”、“

富溪補闕祠

富溪補闕祠年代:清座落地點:福安市溪潭鎮鳳林村簡介:祀唐薛令之及歷代祖先。唐光化二年(899)始建,清乾隆十八年(1753)重建,道光二十八年(1848)、咸豐八年(1858)重修。占地面積

+查看更多溪潭鎮文化旅游景點>>

歷史沿革:

1929年屬賽岐區。

1938年設溪潭聯保,屬第三區。

1941年撤聯保并入潘溪鄉。

1942年分置溪潭鄉。

1947年改廉溪鄉。

1949年屬第五區。

1950年屬第八區。

1955年設溪潭區。

1956年11月并入穆陽區。

1958年7月設溪潭鄉。

同年9月改溪潭公社。

1961年并入第四區。

1966年8月設溪潭公社。

1984年10月改溪潭鄉。

1994年撤鄉設溪潭鎮。

薛令之

薛令之,字君珍,號明月先生,福建長溪縣(今福安市溪潭鄉廉村)人,生于唐永淳二年(683年)八月十五日。高祖薛許,曾任隋戶曹司理。父薛法超以文章名世,唐肅宗追贈其為侍講國公。薛令之少時家貧,聰明好學,曾


以下地名與溪潭鎮面積相當: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日本免费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亚洲一级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 |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 日本日本乱码视频在线看 | 一区二区国产高清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