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果陽村 | 隸屬:點頭鎮 |
區劃代碼:350982107216 | 代碼前6位:350982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J |
長途區號:0593 | 郵政編碼:35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地處美腴之地,后有平崗宛如游龍,前面平闊有七塊大石深嵌田澤之中,俗稱七星下洋,取名果洋,后因是山區,改洋為陽,稱果陽,故名。
榮譽排行:
2022年3月,果陽村被命名為2021年福鼎市平安村(社區)。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果陽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2015年10月,果陽村入選福建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
基本介紹:
果陽原名果洋,以系山區,改“洋”為“陽”,乃沛國郡朱姓望族聚居之地。昔隸福鼎縣點頭區管轄,民國初年,金溪鄉與果陽鄉合并,該屬金陽鄉,今為點頭鎮行政村之一。
明末,我十二世祖禮三公,攜子智二公,自金溪遷到果陽定居。三百多年來,子孫繁衍,現有二千余人。負分居茗洋、山頭頂、王孫、柘洋、點頭、桐城、白琳及省外等地。
“果陽”群山拱秀,風景清幽。有果陽里、蕉坑、旺家坪、后門垅、赤嶺洋、下美洋、蛇溪、大坪頭、垅頭、嶺下仔、瓦窯坪、牛崗頭、大定、嶺邊、赤嶺等三十六個壑居。族人星羅棋布,各安世業,一邱一壑,景致天成,皆為地輿家所取之吉地。
相傳果陽在未開發前,乃一荒僻之地,某日,金溪族人有耕
歷史沿革:
1969年成立果洋大隊,1987年設立果洋村民委員會。
2017年更名為果陽村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果陽村附近有太姥山、九鯉溪瀑(楊家溪)、牛郎崗海濱浴場、國興寺游覽區、摩霄峰游覽區、太姥娘娘雕像等旅游景點,有福鼎白茶、福鼎白琳工夫、福鼎芋、福鼎梔子花、桐江鱸魚、福鼎黃梔子等特產,有瑞云四月八歌會、福鼎餅花制作工藝、福鼎白茶制作技藝、福鼎沙埕鐵枝、福鼎提線木偶戲、福鼎雙華畬族二月二歌會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