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江夏村 | 隸屬:沙埔鎮 |
區劃代碼:350181110216 | 代碼前6位:350181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A |
長途區號:0591 | 郵政編碼:350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明洪武年間,江夏村一世祖王惟寅公從南日島順流至此開基立業,筑屋于柑樹下,后傳為“甘厝下”以為村名。古代“夏通廈”,來往商船漁船,稱建在海濱的大房子為“江廈”,江夏村名由此而來。
基本介紹:
江夏村是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沙埔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350181110216,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350181。郵政編碼為350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591 ,車牌號碼為閩A。江夏村與坑北村、牛峰村、平林村、江下村、龍洋村、文場村、東盛村、青嶼村、太武村、沙埔村、和岐村、和聯村、官廳村、西山村相鄰。
歷史沿革:
明清時,甘厝下屬崇德鄉平南里六一都,1927年劃為第七區(高山區),1943年屬高山鎮六一鄉,鄉址在沙埔,村名為“江夏”。
1952年華為第四區(高山區)江夏鄉;1956年,屬高山區高山鎮,1958年后屬高山人民公社,村名仍為江廈村,亦稱八一社。
1961年全縣調整為18個公社,仍屬高山人民公社,因江夏為工作片名,村名恢復甘厝下。
20世紀60年代初期,全國學習人民解放軍,甘厝下民兵工作突出,為縣社武裝
周邊相關:
江夏村附近有彌勒巖(瑞巖山)風景區、石竹山、福清天生農莊、一都后溪漂流景區、東壁島旅游度假區、靈石山國家森林公園等旅游景點,有福州茉莉花茶、一都枇杷、嘉儒蛤、漁溪龍眼、福清白對蝦、紫菜海蠣餅等特產,有石竹山祈夢習俗、福清新厝車鼓舞、南少林宗鶴拳、福州軟木畫、馬尾-馬祖元宵節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