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鄧家邊村 | 隸屬:華橋鄉 |
區劃代碼:350723203204 | 代碼前6位:350723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H |
長途區號:0599 | 郵政編碼:35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鄧家邊,村名;鄧家邊村,即為鄧氏族人在沿河周邊聚居形成,故名。
基本介紹:
鄧家邊村舊稱十六都,位于光澤縣華橋鄉西北部,距縣城30公里,距鄉政府所在地8公里,與本鄉石壁窟村、大禾山村、園岱村毗鄰,該村土地總面積2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3.2萬畝,主要以種植藥材、毛竹為主;耕地面積2766畝,主要以種植水稻、煙葉為主;2013年煙葉種植面積達721畝。全村共有12個自然村15個村民小組,農戶386戶,村民1712人,屬少數民族(畬族)、漢族地區,言語屬漢語方言。
這里風光秀麗,物產豐富。在村子的東北角,有一座始建于唐朝的寺廟—崇安寺。寺廟對岸,溪水潺潺,30多米高的白水際瀑布懸掛山腰,引來無數旅客駐足觀賞。村中一條小溪迂回曲折,三座古老而又雄偉的石
榮譽排行: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鄧家邊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歷史沿革:
1979年為鄧家邊生產大隊,1984年10月改成村。
周邊相關:
鄧家邊村附近有光澤鴻建山莊、烏君山、洪光塔、管蜜村、光澤縣天池水利風景區、白云峰風景區等旅游景點,有光澤厚樸、光澤溪魚、光澤蘄蛇干、翠包賽螃蟹、南平菊花魚、老君眉等特產,有三角戲(光澤)、木雕活字印刷(光澤縣)、政和四平戲、邵武儺舞、建窯建盞燒制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