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興園社區 | 隸屬:洪山鎮 |
區劃代碼:350102100004 | 代碼前6位:350102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閩A |
長途區號:0591 | 郵政編碼:350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由興園自然村、小柳自然村、斗池自然村組成,興園社區位于風景怡人的白馬河畔,東起白馬河、西至西二環、南臨斗池路、北到柳河路,成立于2001年12月,合并當時以興園居委會與柳興居委會各取一字,故命名為興園社區。原稱興化園,多植龍眼樹,簡稱為興園。
基本介紹:
興園社區新辦公會址位于風景怡人的白馬河畔,即福州市鼓樓區白馬支路175號斗池新居。轄區面積為24.8萬平方米,東起白馬河、西至西二環、南臨斗池路、北到柳河路。社區成立于2001年12月,由原柳興、斗池和興園居委會合并而成,現有居民住宅樓79座和3片舊自然村,總住戶2970戶,常住人口8738人,流動人口約1000人。
社區地處鬧市,毗鄰烏山,出則見郎朗盛世,入則聞淳樸民風。轄區內有眾多常駐單位,以及中、小學校、公園簇擁左右:省文聯、省畫院、省殘疾人聯合會、福州市日/晚報社、白馬河公園、黎明中學、黎明實驗小學、哈利0幼兒園等單位,為社區營造了濃郁的人文氣息;福州電信大樓、黎明經合社、富黎華大酒
歷史沿革:
社區成立于2001年12月,由原柳興、斗池和興園居委會合并而成。
周邊相關:
興園社區附近有三坊七巷、福建博物院、于山風景區、福州林則徐紀念館、福州文廟、鄧拓故居等旅游景點,有永泰芙蓉李、福州福桔、福州馬蹄糕、木金魚丸、于山、同利肉燕等特產,有聚春園佛跳墻制作技藝、中醫診法(福州蕭氏外科)、福州田公元帥信俗、福州“米家船”裱褙技藝、福州蘇蘇醬鴨制作技藝、禪和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