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顯應村 | 隸屬:白塘鎮 |
區劃代碼:350303101209 | 代碼前6位:350303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B |
長途區號:0594 | 郵政編碼:3511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當地郭莊魏寺九境十一村合蓋一座大宮,宮內傳菩薩顯靈,親自到魏壙村魏壙宮購買瓦片,村民遂稱此宮為“顯應宮”,因宮而得名。
榮譽排行: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顯應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基本介紹:
顯應村下轄魏塘、鋪前、下宇、下洋、郭莊、后亭、莊厝、西港8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全村村民3812人,黨員121人。本村勞動力2372人,在外經商務工人員1624人,轉移勞動力986人。
現有耕地面積615畝,主要用于種植水稻、蔬菜、綠化苗木。向莆鐵路、涵港大道貫通本村,“白塘造福小區”落戶我村,顯應小學現有師生526人(包括白塘鎮轄區的雙福村、東墩村、柯塘村的適齡學生)。特色產業有西港”溫莊“羊肉,小吃有”黑人羊肉館“。
顯應村與周墩村、鎮前村、南埕村、鎮江村、江尾村、上梧村、柯塘村、安仁村、后宮村、洋尾村、雙福村、陳橋村、東墩村、集奎村相鄰。
歷史沿革:
據說魏壙二十九世公淳,年十八道古山寺為僧,奉父命回家省親,帶白金兩百兩,籌建顯應廟,奉楊公太師(楊五郎)為主持,姚公太師、張氏夫人為付持,因圣明顯靈,四方群眾稱為“顯應廟”。
先后隸屬莆田縣第二區、第六區、集奎鄉、涵江人民公社。
1984年10月大隊改村,屬涵江鄉顯應村。
1993年1月,屬涵江區白塘鎮。
周邊相關:
顯應村附近有瑞云山森林公園、閩浙贛人民游擊縱隊閩中支隊司令部舊址、紅軍第207團舊址、囊山慈壽寺、鳳際中共閩中特委舊址、白塘秋月等旅游景點,有莆田桂圓、紅團、莆田黑鴨、蓼花與麻筒、莆田紅團、莆田蘑菇罐頭等特產,有莆仙十音八樂、腐乳釀造技藝、涵江車鼓、梧塘黃氏紙扎、延寧宮媽祖蔗塔傳統制作工藝、錯金銀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