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馬坑村 | 隸屬:馬坑鄉 |
區劃代碼:350629201201 | 代碼前6位:350629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E |
長途區號:0596 | 郵政編碼:363000 |
城鄉分類:鄉中心區 | 分類代碼:210 |
地名由來:
因縱觀,村落地形,猶如一匹側臥的馬,馬頭朝北,馬尾朝南,前兩只馬蹄是朝同鄉永福的路后兩條腿是朝通向下垅的路,而山地形坑坑很多,因此后來的人們就稱為“馬坑”村,村委會駐于此地,故名。
基本介紹:
馬坑村是鄉政府所在地,地處華安縣的中西部,海拔750米,這里偏山傍水,山青水秀,加上高海拔,是夏天避暑勝地。東距縣城62公里,西與鄰村交界8公里,南鄰高安鎮13公里,距漳州市96公里,北與漳平市永福鎮接壤,距龍巖市65公里。良馬水泥路全線通車,為馬坑村與處界的全面交流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和方便。
村落土地面積3.55萬多畝,其中山林面積3.1萬多畝,耕地面積0.2756萬畝,轄3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共258戶,總人口858人。
【村風村貌】村落呈一匹側臥或馬形排列,從村頭到村尾的一條水泥路猶如一條銀色的腰帶披掛在馬背上。村落居民建房錯落有致,各具特色,有典型的三間、五間樓舊居,有磚
歷史沿革:
1943年屬迎新鄉,1949年后并入福田、和春建福春鄉,1958年公社化稱馬坑大隊,1984年改稱馬坑村委會。
周邊相關:
馬坑村附近有福建土樓·華安景區、華安縣九龍江水利風景區、汰口古寨、高山族風情園、官畬村、南陽樓等旅游景點,有華安玉雕、華安坪山柚、華安鐵觀音、坪山柚、華安玉、觀音鐵等特產,有高山族拉手舞、華安玉雕、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藝、浦南古儺、民間信俗(三平祖師信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