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坑村 | 隸屬:沙建鎮 |
區劃代碼:350629102207 | 代碼前6位:350629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E |
長途區號:0596 | 郵政編碼:36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在九龍江下游沿岸兩邊大山之間,似開了兩大門,也似坑,解放前稱“龍門保”,解放后稱“大坑”,故名。
榮譽排行:
2024年1月,大坑村被命名為2023年福建省衛生村。
基本介紹:
大坑村村落面積1平方公里,現有人口982多人,250多戶,轄下有光洋、金色坂、大坑3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該村物產在一定歷史條件下:主營有蘑菇信用菌6萬平方、產值三百多萬、甘蔗1千多畝、養豬戶出欄2萬多頭、年出欄500頭以上大戶有20多戶,還有新興產業茶葉鐵觀音種植面積也逐具規模估計不用多長時間將成為村民增收的效果。
大坑村與利水村、建美村、日新村、沙建村、山溪美村、汰內村、下樟村、上樟村、庭安村、岱山村、寶山村、山美社區、京頭社區、埔嶺社區相鄰。
歷史沿革:
1943年屬建玉鄉所轄,1949年后歸沙建鄉管轄,稱大坑村,1958年稱大坑大隊,1984年改稱大坑村委會。
周邊相關:
大坑村附近有福建土樓·華安景區、華安縣九龍江水利風景區、汰口古寨、高山族風情園、官畬村、南陽樓等旅游景點,有華安玉雕、華安坪山柚、華安鐵觀音、坪山柚、華安玉、觀音鐵等特產,有高山族拉手舞、華安玉雕、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藝、浦南古儺、民間信俗(三平祖師信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