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下樟村 | 隸屬:沙建鎮 |
區劃代碼:350629102205 | 代碼前6位:350629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E |
長途區號:0596 | 郵政編碼:36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長嶺上下有不少樟樹,以長嶺為界,嶺上為上樟,嶺下為下樟,故名。
基本介紹:
下樟村村落面積18平方公里,現全村人口達2345多人,607戶,轄6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該村土地肥沃,氣侯溫和,雨量充足,適宜各種亞熱帶花果實用菌及其他經濟作物的生長。現有糖蔗面積1000多畝,產量7000多噸,蘑菇10萬多平方米,創產值600多萬元,竹筍、養殖業、茶葉也往好趨勢發展,毛豬存欄數2000多頭,90%農戶用上清潔的自來水,現建有沼氣池100多口,用戶省電省錢又方便,保持了周圍的環境衛生。
下樟村與上樟村、汰內村、庭安村、日新村、建美村、岱山村、寶山村、大坑村、利水村、沙建村、山溪美村、山美社區、京頭社區、埔嶺社區相鄰。
下樟糧倉戰斗遺址位于華安縣沙建鎮下樟村內鄭組下樓社。1949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區縱隊第8支隊第1團、2團的所屬部隊在李仲先支隊長、吳揚副支隊長、副政委盧炎的帶領下,經過高安一系列
歷史沿革:
1943年建鄉保稱下樟保。
1949年后歸三區沙建鄉管轄,稱下樟大隊,1984年改稱下樟村委會。
周邊相關:
下樟村附近有下樟糧倉戰斗遺址、福建土樓·華安景區、華安縣九龍江水利風景區、汰口古寨、高山族風情園、官畬村等旅游景點,有華安玉雕、華安坪山柚、華安鐵觀音、坪山柚、華安玉、觀音鐵等特產,有高山族拉手舞、華安玉雕、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藝、浦南古儺、民間信俗(三平祖師信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