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北站社區 | 隸屬:殿前街道 |
區劃代碼:350206002006 | 代碼前6位:350206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閩D |
長途區號:0592 | 郵政編碼:361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高崎車站原名廈門北站,派生得名。
榮譽排行:
2022年12月,福建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北站社區為2022年福建省衛生社區。
基本介紹:
北站社區居委會是廈門市湖里區殿前街道辦事處下的七個社區之一,位于廈門島的西北部,2000年3月成立,面積約12平方公里,轄區主要以航空片區和鐵路沿線鐵路單位為主,有3個主要居民生活小區,26幢居民樓,企業近400家,社區總人口5884人,其中常住人口2836人,流動人數有3048人。區內有1所民辦大學——遠東涉外學院,1所民辦學校——育青學校,1所民辦幼兒園——廈北幼兒園。
北站社區居委會在殿前街道黨工委和辦事處的領導下,設有社區黨支部、社區婦聯、社區計生協會、社區綜治辦、社區殘聯協會、社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等組織。各組織都能做到組織健全,發動社區志愿者開展工作,居委會每年向居民代
歷史沿革:
原為高殿村地。
1976年,特將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廈門火車北站管轄區等單獨組建北站居委會。
1999年改制北站社區。
轄域地塊含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廈門火車北站管轄區和廈門高崎避風塢。
周邊相關:
北站社區附近有五通燈塔公園、廈門上古文化藝術館、惠和石文化園、廈門海滄大橋旅游區、福建省源古歷史博物館、廈門經濟特區紀念館等旅游景點,有廈門黃則和花生湯、海田雞、加力魚煲白菜、炒魷花、炒面線、松子明蝦等特產,有福德信俗、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廈門)、西施浣紗、廈門漆線雕技藝、同安南音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