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金尚社區 | 隸屬:江頭街道 |
區劃代碼:350206004006 | 代碼前6位:350206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閩D |
長途區號:0592 | 郵政編碼:361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轄內金尚路派生得名居委會名稱;金尚路經金山、坂尚,故名。
榮譽排行:
2021年11月,金尚社區被福建省愛衛辦命名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社區。
2015年3月,司法部、民政部表彰金尚社區為第六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基本介紹:
金尚社區簡介
金尚社區地處金尚路東側,毗鄰后埔村、后坑村、蔡塘村,面積約1平方公里,由金尚小區和周邊八個花園組成。現有常住人口9751人,流動人口5000余人。
幾年來,金尚社區以“-”的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創建文明平安社區為目標,以社區黨建為龍頭,按照“繁榮社區文化、完善社區服務、打造和諧社區”的思路努力創建和諧、文明、平安社區。社區建立了種類齊全的居民服務網絡,創先在全市首個安裝平安鈴活動,為空巢老人提供周到細致的服務;建立了社區再就業服務站和面向殘疾人、孤寡老人、困難群眾的救濟服務體系,社區內“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文明風尚蔚然成風。
社區居委會先后獲得全國和諧社區示范社區、全國
歷史沿革:
原為后坑村農田,上世紀90年代辟建居住區。
1998年2月析置金尚居委會,時居民近5000戶。
1998年5月金尚居委會析分為金民、金泰2居委會;2000年9月并為金尚社區。
周邊相關:
金尚社區附近有五通燈塔公園、廈門上古文化藝術館、惠和石文化園、廈門海滄大橋旅游區、福建省源古歷史博物館、廈門經濟特區紀念館等旅游景點,有廈門黃則和花生湯、海田雞、加力魚煲白菜、炒魷花、炒面線、松子明蝦等特產,有福德信俗、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廈門)、西施浣紗、廈門漆線雕技藝、同安南音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