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福建省 > 三明市 > 建寧縣 > 濉溪鎮

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濉溪鎮

[移動版]
地名:濉溪鎮隸屬建寧縣
區劃代碼:350430100代碼前6位:350430
行政區域:福建省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行政級別:鎮車牌代碼:閩G
長途區號:0598 郵政編碼:365000
轄區面積:約65平方公里人口數量:約4.7萬人
人口密度:約723人/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4個社區、10個行政村
代碼城鄉分類簡介
河東社區~001鎮中心區
該道路位于濉溪東岸。河東社區來源于城關鎮朝陽大隊,1974年成立河東居委會,地處外河東16號,1977年搬遷河東河塔路6號,1990年搬至楮樹坑,20…[詳細]
復興社區~003鎮中心區
寄托祝福命名。恢復興旺之意。此處原為民主居委會,2003年6月復興居委會和民主居委會合并,改名為復興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新生社區~005鎮中心區
為紀念新中國成立,寓意解放之后人民獲得新生之,故名。…[詳細]
水南社區~006鎮中心區
位于濉溪河畔,水之南邊。2002年3月掛牌成立,沿用至今。…[詳細]
水南村~201鎮鄉結合區
因地處濉溪之南命名水南。南唐李暻中興元年(958),升永安場為建寧縣,始命名為水南,沿革至今。民國時期設水南保。中央蘇區時期其間,1931年6月成立水…[詳細]
城關村~202鎮鄉結合區
城關村地處濉溪鎮河畔,有7個村民小組,285戶,人口1035人,全村耕地面積593畝,山地面積3300畝,果山350畝,百口蓮塘是歷代皇家貢品——建蓮…[詳細]
河東村~203鎮中心區
河東村地處縣城東郊,轄7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人口893人,耕地面積800余畝,果山100畝,黨員人數31人。村兩委干部6人,財政收入16萬元,全村…[詳細]
長吉村~204村莊
長吉村地處城郊,距縣城4公里,省道富下線穿村而過,交通方便,地理自然條件好,東至圳頭村,西與水西村相鄰,南與艾陽村相隔,北是水南村。村有林委苗圃一個及…[詳細]
水西村~205村莊
水西村位于福建省閩江源頭,地處金饒山麓,濉溪河畔、海拔350米、是革命老區基點村,2009-2010年連續二年為市級新農村建設示范村,距縣城10公里,…[詳細]
圳頭村~206鎮鄉結合區
建寧縣濉溪鎮圳頭村地處建寧城郊,距離縣城僅1公里,東與高峰村相鄰,南面向水西村,西與城關村相隔,北是器村。是去高峰古道,金饒山索道的必經之路,地理自然…[詳細]
大源村~207村莊
建寧縣濉溪鎮大源村(大元村)海拔288米,位于建寧縣金鐃山腳下,濉溪鎮下游,東臨泰寧,南與高峰村交界,北與器村村相鄰,西近圳頭村,是全縣最低行政村,位…[詳細]
高峰村~208村莊
高峰村位于福建省母親河——閩江源頭濉溪流域,地處濉溪鎮東部,閩江源自然保護區核心地帶金鐃山北麓,東與泰寧縣大布鄉接壤,距縣城10公里,是革命老區基點村…[詳細]
斗埕村~209鎮鄉結合區
建寧縣濉溪鎮斗埕村地處建寧城郊,距建寧縣城5公里,省道富下線(建泰公路)穿村而過,福銀高速公路建泰連接線向-莆鐵路和已動工建設的建泰出省高速公路橫貫全…[詳細]
器村村~210村莊
器村畬族村位于福建省母親河——閩江源頭濉溪流域,地處建寧縣東北部,海拔300米,東鄰泰寧縣大田鄉魚川村,西鄰圳頭村,南鄰大元村,北鄰黃坊鄉武調村,位于…[詳細]

地名由來:

分別取自原“濉城鎮”和“金溪鄉”,合并之后改名為濉溪鎮。

基本介紹:

建寧縣轄鎮,縣府駐地。1961年屬濉安公社,1970年并入城關公社,1976年建城關鎮,1984年更名濉城鎮。面積3.5平方公里,人口1.7萬。轄民主、新生、河東、溪口、黃舟坊、復興6個居委會和綜合農場。有木雕、紙品、竹制品及商業飲食服務等鄉鎮企業。

榮譽排行:

2025年3月,被命名為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

2024年2月,濉溪鎮被確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村振興示范村鎮創建對象。

2023年2月,福建省第三批高級版綠盈鄉鎮名單公布,濉溪鎮上榜。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濉溪鎮上榜。

2022年10月,福建省農業農村廳認定濉溪鎮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村治理示范村鎮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濉溪鎮榜上有名。

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村鎮社區名單出爐,濉溪鎮上榜。

2020年12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濉溪鎮為福建省衛生鄉鎮

文化旅游:

建寧縣蘇維埃政府遺址

建寧縣蘇維埃政府遺址位于建寧縣濉溪鎮復興社區民主街13號原縣物資局(總公司)院內。1931年夏,紅一方面軍攻克建寧縣城取得第二次反“圍剿”勝利后,幫助建寧建立了建寧縣人民革命委員會和城市、渠

“第一山”碑

“第一山”碑位于富順西湖畔的鐘秀山,陰刻文字,碑高2.40米、寬1.10米,厚0.20米,加上弧形碑帽和長方形碑座,全高3.25米。清人陳祥裔在《蜀都碎事》寫道:“富順縣治后山上文昌宮,有米

紅軍萬安橋戰斗遺址

紅軍萬安橋戰斗遺址位于建寧縣濉溪鎮的建寧縣城東門樓東側,跨濉溪連接縣城主城區與城東河東片區,東西走向。1931年5月31日,紅軍在第二次反“圍剿”攻打建寧城的戰斗中,戰斗至當日午后,紅軍已攻

閩贛省蘇維埃政府第一次代表大會遺址

閩贛省蘇維埃政府第一次代表大會遺址位于建寧縣縣城濉溪鎮復興社區中山南路18號建寧縣實驗小學所在地。1933年12月12日至13日,閩贛省蘇維埃政府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建寧縣城文廟大成殿召開。出席

雪山崠阻擊戰遺址

雪山崠阻擊戰遺址位于建寧縣城東面的濉溪鎮大源村的廖家坊和圳頭村的源尾、董家、際上之間。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戰爭期間,紅軍在雪山崠阻擊國民黨軍從東面向建寧縣城進攻,是紅軍在建寧保衛建寧縣城

+查看更多濉溪鎮文化旅游景點>>

歷史沿革:

三國吳景帝永安三年(260),將建安郡校鄉西偏地置綏安縣縣治在今濉溪鎮東南1.5千米處(今高沙洲),東晉義熙元年(405)改綏安為綏城。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屬黃連鎮。

南唐中興元年(958)設建寧縣,縣治遷葛藤窠(今濉溪鎮)。

宋代,今濉溪鎮境域分屬東鄉、南鄉、北鄉。

元代與宋同。

明代,分屬東區、南區與在城保(城區)。

清代。

分屬東鄉、南鄉與在城保。

民國時期分屬一區、二區、三區,1942年起分屬綏安鎮

+查看詳細濉溪鎮歷史沿革>>


還有1個地名與濉溪鎮同名:

以下地名與濉溪鎮面積相當: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 |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 午夜性刺激免费看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成人乱码视频在线 | 亚洲日韩欧美少妇 | 日本性视频高清天天摸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