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里心鎮 | 隸屬:建寧縣 |
區劃代碼:350430101 | 代碼前6位:350430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閩G |
長途區號:0598 | 郵政編碼:365000 |
轄區面積:約25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4萬人 |
人口密度:約5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里心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此地距江西、建寧、客坊各五十華里的中心點,故名![詳細] |
里心村 | ~201 | 鎮中心區 | 里心村位于集鎮所在地,距南豐縣53公里、廣昌縣52公里、建寧城關25 公里,是革命老區村,省道建文線與秀里線穿村而過,是全鎮政治、文化和經濟貿易交流中…[詳細] |
汪家村 | ~202 | 村莊 | 汪家村位于里心鎮南部,距離里心鎮區四公里,全村轄11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有386戶1505人,黨員42人。耕地面積2700畝,山地面積2.2萬畝…[詳細] |
灘角村 | ~203 | 村莊 | 里心鎮灘角村位于里心鎮東南部,距鎮區8公里。全村轄10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有309戶1286人,有耕地3825畝,山地17650畝,其中果園230…[詳細] |
雙溪村 | ~204 | 村莊 | 雙溪村位于里心鎮東南端,西面與溪口枧頭、高圳、艾陽接壤,南面與伊家蘭溪、沙洲相連,村部距鎮區11.5公里,是里心較為偏遠、落后的行政村之一。村下轄13…[詳細] |
新圩村 | ~205 | 村莊 | 里心鎮新圩村位于里心鎮東南部,距鎮區6公里。全村轄8個自然村11個村民小組,有316戶1274人,有耕地4206畝,山地12783畝,其中果園2300…[詳細] |
戴家村 | ~206 | 村莊 | 里心鎮戴家村位于里心鎮東部,距鎮區3公里。全村轄5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有238戶1256人,有耕地2147畝,山地14194畝,其中果園2500多畝…[詳細] |
蘆田村 | ~207 | 村莊 | 里心鎮蘆田村位于福建省母親河——閩江上游金溪流域,已建成的村級道路硬化與省外入閩通道(戰備路)相連,距鎮區域8公里。全村轄23個村民小組,總戶數676…[詳細] |
寧源村 | ~208 | 村莊 | 里心鎮寧源村地處里心鎮北部,位于福建省母親河——閩江上游金溪流域,已建成的村級道路硬化與省外入閩通道相連,距鎮區域11公里。與江西省南豐縣交界,與溪口…[詳細] |
大南村 | ~209 | 村莊 | 大南村地處建寧縣城與里心鎮之間,位于閩贛交戰路沿線,有10個自然村15個村民小組378戶1503人,有耕地面積0.36萬畝,山地面積2.8萬畝(其果山…[詳細] |
上黎村 | ~210 | 村莊 | 里心鎮上黎村位于建寧縣西北部,與江西省南豐、廣昌縣接壤,306國道貫穿全境,素有“由贛入閩第一村”的美稱,是我省“168”黨建工作機制中黨員“設崗定責…[詳細] |
巖上村 | ~211 | 村莊 | 建寧縣里心鎮巖上村地處閩贛交界處,海撥790米,轄3個自村,7個村民小組,全村186戶802人,全村山地面積19630畝,耕地2182畝,其中有林地1…[詳細] |
靖安村 | ~212 | 村莊 | 靖安村位于建寧縣西部、是革命老區基點村之一,現有11個自然村,17個村民小組,368戶1486人。黨支部有黨員48人,其中女黨員7人,村兩委5人,支委…[詳細] |
花排村 | ~213 | 村莊 | 花排村位于里心鎮西北部,村部距鎮中心6公里,有10個村民小組176戶1096人,有耕地0.22萬畝,山地1.083萬畝(其中果園0.28萬畝);ㄅ糯濉[詳細] |
地名由來:
因距三地(建寧縣城關、客坊鄉政府駐地及江西省南豐縣傅坊鄉政府駐地)各25千米,位于中心點而得名,亦因地處里沙溪上游蘆寧溪、大石溪、靖安溪三條溪流匯合處中心地段。
基本介紹:
建寧縣轄鎮。1956年設里心區,1958年建里心公社,1984年改鎮。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25公里,面積253平方公里,人口2萬。閩贛公路過境。轄里心、寧源、蘆田、大南、上黎、巖上、靖安、花排、代家、汪家、新圩、灘角、雙溪13個村委會和里心居委會。農業主產水稻、蓮藕、家畜、竹木。境內有新石器時代窖池遺址。
榮譽排行:
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村鎮社區名單出爐,里心鎮上榜。
2014年6月,環境保護部授予里心鎮2012—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寧源鄉革命委員會(蘇維埃政府)遺址位于建寧縣里心鎮寧源村。中央蘇區第一次反“圍剿”戰爭勝利后,紅軍部隊進入建寧、南豐、廣昌一帶籌款。1931年1月至3月,紅4軍10師30團之一部從南豐傅坊和
巖上節孝坊年代:清座落地點:建寧縣里心鎮巖上村簡介:由左、右二座石牌坊并中間加筑路亭組成,其平面呈長方形,占地面積22.33平方米。牌坊整體石砌,總高6.38米。石牌坊均為四柱三間五樓式,門
歷史沿革:
里心歷史悠久,據考證是新石器時代的舊址。
歷史上都是較大的鄉鎮。
唐僖宗乾符5年(878)黃連鎮人陳巖,統率鎮兵(號九龍軍)拒黃巢,被朝廷表為義寧軍,治所永安(今里心)。
后改為永寧鎮,唐大保四年(946)永寧鎮改永安鎮,次年升為永安場,一直至南唐中興六年(958)永安場升建寧縣,遷縣沿至葛藤窠(今濉溪鎮)。
這80年間,為當時建寧縣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
宋、元朝代劃為孝義、賓賢二鄉;明洪武初,分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