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洋村 | 隸屬:回龍鄉 |
區劃代碼:350703202210 | 代碼前6位:350703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H |
長途區號:0599 | 郵政編碼:35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當地后山形似五虎拔羊,故取名“拔羊”,后因當地方言“拔”和“白”相近,故改名“拔羊”為“白洋”。
基本介紹:
白洋行政村地處建陽市、武夷山市和浦城縣交界處,東鄰馬嵐,西連武夷山市五夫鎮上汀溪村,南毗崇雒鄉右巨村,北界浦城縣小白洋村,距回龍鄉政府25千米。由于土質都是沙包土,雨后有一層明亮的沙子,有“白閃閃”之意,故名為白沙洋,后更名為白洋。2011年末,全村總面積23.5平方千米,共有295戶1105人,均為漢族,村民以丁姓為主。白洋村地處海拔670米丘陵,地勢略為東高西低,北高南低。叢山之中,最高點平坑崗,海拔860米。境內水系均為源頭,有白嶺溪、南社溪和麥際溪三條小溪,境內河長7千米。
白洋村長期以來隸屬建陽縣,新中國成立后,隸屬建陽縣彭墩區、回龍公社、將口公社、白洋公社、馬嵐公社。1984
歷史沿革:
解放前稱建陽縣后畬白洋保。
1949-1951年為彭墩區后畬鄉白洋村。
1952年稱彭墩區右巨鄉白洋村,1953-1954為彭墩區白洋鄉,1955-1957年稱白洋區白洋鄉,1958-1959年為回龍公社白洋大隊,1960-1964年稱白洋公社白洋大隊,1965-1974年為崇雒公社白洋大隊,1975年為馬嵐公社白洋大隊,1980年稱回龍公社白洋大隊,1984改白洋村村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
白洋村附近有建陽(臥龍灣)武夷花花世界景區、考亭書院、麻沙楠木林景區、建陽生態溪源景區、黃坑景區、考亭文化和旅游集聚區等旅游景點,有建陽桔柚、建陽白茶、建澤瀉、小湖水仙、小湖楊梅、建盞等特產,有建窯建盞燒制技藝、建陽建本雕版印刷、政和四平戲、邵武儺舞、建窯建盞燒制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