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福口村 | 隸屬:八都鎮 |
區劃代碼:350902103204 | 代碼前6位:350902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J |
長途區號:0593 | 郵政編碼:35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村口有座“福水宮”,故名。
榮譽排行: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福口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基本介紹:
村口有座“福水宮”,故名,又說,此地古時為福首村,后衍為今名。1958年成立大隊,1984年改村委會。在八都西北3.5公里,寧屏路右側,霍童溪北岸。6個村民小組,144戶,622人,常駐人口548人,外來人口12人,現有大學文化以上人口20人,董姓。耕地378.8畝,林地1305畝。主產稻谷、茶葉、藥材,主要產品有淮山、柑、桔、杉、松等。日用商店3間,年銷售值約2萬元。2006年各種經濟作物產值232萬元。醫療站1個,小學校舍1幢,會場1幢。有古寺白蓮寺。福口村原名福首,為宋代兩浙提刑鄭南故居,鄭氏一門數位進士,白蓮寺傳為其家族讀書處。鄭南,宋《三山志》,明《八閩通志》有載。有福水宮,建于二、
歷史沿革:
1958年成立大隊,1984年改村委會。
周邊相關:
福口村附近有支提山、上金貝“中華畬家寨”、霍童古鎮、三都澳斗姆風景區、洋中古鎮、寧德東湖水利風景區等旅游景點,有天山綠茶、蕉城晚熟龍眼、三都澳晚熟荔枝、天山紅、寧德縊蟶、虎貝黃家蒸籠等特產,有寧德霍童線獅、霍童鐵枝、閩東畬族烏飯制作技藝、黃家蒸籠手工技藝、蕉城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霍童“二月二”燈會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