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坑頭村 | 隸屬:霍童鎮 |
區劃代碼:350902105209 | 代碼前6位:350902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J |
長途區號:0593 | 郵政編碼:35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在柏步村的前坑里自然村邊的山澗中,原有一口“羅漢井”,方言稱“坑”,此村處在“坑”上方。
榮譽排行:
2023年2月,福建省第三批高級版綠盈鄉村名單公布,{標題}上榜。
2021年12月,坑頭村被評選為2021年寧德市鄉村文化振興示范村。
2020年11月,坑頭村被授予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2020年12月,坑頭村入選2019年度福建省“一村一品”示范村名單(茶葉)。
2019年6月,福建省人民政府認定坑頭村為第六批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基本介紹:
在柏步前坑上的坑溪,原有一口“羅漢井”,村處坑溪上,故名。1958年成立大隊,1984年改為村委會。在鎮區西南8.6公里,天蛇孵蛋山東南,海拔740米。村委會設此。轄坑頭,池頭,松林2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74戶749人,有大學文化2人。耕地1000畝,林地20000畝。以農為主,主產水稻。林業有松,杉等。日用商品6間,年銷售值約3萬元。有醫療站2所,教學樓2幢,有石橋1座,水泥橋1座。灌溉水渠8條,水庫1個。有1000多畝成片天然林。數百年紅豆杉1株。系革命老區,有安德縣蘇維埃舊址,市級愛國教育展覽館。名人有閩東蘇維埃寧德縣委第一任書記,烈士池陳旺。
坑頭村與霍童村、梅溪村、上洋村、湖頭村、后洋村、勝門村、鳳橋村、外表村、東嶺村、文湖村、大石村、吳松村、柏步村、溪南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58年成立大隊,屬梅坑公社。
后與上洋村合并為上坑大隊,1964年分出。
1984年改為村委會。
周邊相關:
坑頭村附近有支提山、上金貝“中華畬家寨”、霍童古鎮、三都澳斗姆風景區、洋中古鎮、寧德東湖水利風景區等旅游景點,有天山綠茶、蕉城晚熟龍眼、三都澳晚熟荔枝、天山紅、寧德縊蟶、虎貝黃家蒸籠等特產,有寧德霍童線獅、霍童鐵枝、閩東畬族烏飯制作技藝、黃家蒸籠手工技藝、蕉城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霍童“二月二”燈會等民俗文化。
區劃: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霍童鎮·坑頭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