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漳江社區 | 隸屬:漳灣鎮 |
區劃代碼:350902101001 | 代碼前6位:350902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閩J |
長途區號:0593 | 郵政編碼:352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漳灣水道曾被稱為漳江。
基本介紹:
以駐地村為名。1980年從漳灣大隊分出,1983年改為居委會。鎮政府所在地。轄漳江一個居委會。5個村民小組,262戶,1060人。常住人口700多人。外來人口13人。本村籍大學文化以上42人。以劉、阮姓為主。劉姓祖先于明洪武年(1368年)由閩南遷入,阮姓祖先于宋懿宗(公元870年)由河南光州遷入。公元 870年建村。村莊呈條形,依山面海。房屋192幢(其中新建水泥樓房130幢)。全村約有三分之一人在外勞務。傳統手工業傳統工藝有漳灣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手工技藝。是劉氏祖先“帝美公”于明洪武年間由閩南傳入漳灣,已有650多年,傳承22代。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村域內古建筑多座,有白蓮寺
歷史沿革:
原名漳江街道委員會,1986年成村委會。
2003年5月24日改設社區居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漳江社區附近有支提山、上金貝“中華畬家寨”、霍童古鎮、三都澳斗姆風景區、洋中古鎮、寧德東湖水利風景區等旅游景點,有天山綠茶、蕉城晚熟龍眼、三都澳晚熟荔枝、天山紅、寧德縊蟶、虎貝黃家蒸籠等特產,有寧德霍童線獅、霍童鐵枝、閩東畬族烏飯制作技藝、黃家蒸籠手工技藝、蕉城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霍童“二月二”燈會等民俗文化。
區劃: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漳灣鎮·漳江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