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壽山石館坐落在福州晉安區北峰壽山鄉壽山村,是國內唯一的壽山石專業博物館。占地約15畝,建筑面積5000平米。是目前國內惟一由政府主辦的全面介紹壽山石的專業性博物館,是壽山石文化村標志性建筑。“中國壽山石館”建筑平面以展館為軸線分為二個休息庭院為布局,展廳三層,每層展廳面積為458平方米,一層為壽山石文化歷史展館,二層為壽山石原石展館,三層為壽山石名家名雕精品展館,每層展廳的旁邊都有不少于60平方米的可供參觀者休息的休息廳。其設計風格具壽山村民居的鄉土氣息,體現入鄉隨俗的特色,充分利用現有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同周圍山水風光協調一致,融為一體。“中國壽山石館”主要以展示和接待功能為主。展示功能主要由3個展示區組成,即:壽山石原石展示
林陽寺是福州五大禪寺之一,位于晉安區嶺頭石牌村瑞峰之麓,故又稱“瑞峰林陽寺”、林洋院,又名瑞峰林洋寺、瑞峰院。宋梁克家纂《三山志》載:“懷安縣遵化里瑞峰林洋院,長興二年置”。“長興二年”即公元931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后幾經興廢,明萬歷四十年(1612年)重建時改稱“林洋寺”。清光緒年間,鼓山涌泉寺高僧古月禪師來寺為方丈,發愿興復此寺,分遣徒弟四出募化5年,足跡達于南洋,后按涌泉寺格局重建殿宇,將寺名改為“瑞峰林陽寺”。1930年,圓瑛法師曾擔任住持。“文革”中,寺遭破壞,后逐漸修復。林陽寺主要建筑有鐘鼓樓、天王殿、大雄殿、法堂、伽藍殿、地藏殿、大悲殿、祖師殿、報恩堂、古月塔院、客堂、禪堂、齋堂及僧寮等。1981年,林陽寺作為
福州市晉安區華天國防教育訓練中心,地處馳名中外的壽山石之鄉。依托晉安區高炮管理訓練基地,與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福州市八一七公園”相鄰,海拔470米。這里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有其獨特的地理優勢。中心占地面積120畝,其中訓練場地占地約9000平方米,靶場約3000平方米;租用農用地26畝、山林地36畝作為農作物種植區、動物飼養區、現代化農業區,可作田園勞動、田園觀光;同時建有培訓大樓、會議室、教室、營房、宿舍、餐廳等基礎設施,面積約達1.6萬平方米,可容納800人以上的集體食宿及社會實踐活動。中心現有員工75人,其中專業教師、教官28人,是福建省政府、福州市政府授牌的國防教育基地,也是福州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授牌的
八一七革命烈士公園位于福州市晉安區壽山鄉嶺頭村。1949年的8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10兵團在北峰嶺頭豬蹄亭山向國民黨軍隊在福州的防守陣地發起攻擊,打響了解放福州的第一-。豬蹄亭山又稱豬蹄峰,強攻豬蹄峰是解放福州最激烈的一場戰斗。該峰位于福州北門要塞,海拔524.4米,三面懸崖。1949年,國民黨軍第106軍第50師派重兵把守,并在山前設置用木樁和鐵絲網構成的鹿砦,扼住解放軍主攻部隊通往福州的咽喉要道。我軍第28軍第82師第245團3營于8月16日晚向該高地發起進攻,經過激烈戰斗,先后奪取了豬蹄亭山北側的兩個山頭,當天傍晚,在攻取主峰時受阻。8月17日凌晨,8連1排長劉新堂在部隊屢攻不克的緊要關頭,帶領4名戰士前去炸鹿
飛云峽景區坐落于福州市北郊的壽山鄉嶺頭村,距福州市區僅12公里,從國家森林公園沿上而上約7公里,是著名的壽山石“國家礦山公園”的組成部分,海拔400米左右,景區山高林密,山泉清澈,無工業化污染,是保存完好的原生態自然景觀休閑娛樂度假區。景區面積約1000畝,全國最長的高空索道滑翔橫跨580米峽谷,落差40—50米,乘坐滑翔索道,乘客可以象鳥一樣以10米/秒的速度在空中飛翔,飛過樹林、人工湖,俯瞰綠色大地、漣漣碧波,體驗驚險與刺激,滑翔索道安全平穩,其樂無窮,老少皆宜。一條蜿蜒流動的河,延伸在峽谷堅硬的腹地。乘著橡皮艇順流而下,天高水長,陽光普照,四面青山環繞,漂流其間,迎面而來的是一種期待--期待刺激!期待驚險!期待與自然的搏斗!期
九峰摩崖石刻位于晉安區九峰山九峰寺后,共有四段石刻,均為楷書,其中有兩段清代儒商魏杰的題刻。魏杰詩刻為南向,楷書,縱9行,字徑10厘米。文:山號彌尼存,九峰環侍似兒孫。朝朝相見歷相識,喜地歡天只不言。一十年前到此間,樵火毀名山。而今八十頹然老,笑看佛又還。拙夫魏杰,光緒元年歲次乙亥秋游九峰魏杰榜書亦南向。楷書,縱3行,正文字徑48厘米,旁款字徑9厘米。文:峻極于天拙夫魏杰在九峰寺山門遺址邊尚存2段摩崖石刻,即龜蛇嶺榜書和寒舍巖榜書。龜蛇嶺榜書東向。摩崖高75厘米,寬50厘米。楷書,字高19厘米,寬15厘米。文:龜蛇嶺寒舍巖榜書與龜蛇嶺榜書同一巖側,東向。摩崖高55厘米,寬40厘米。楷書,字徑20厘米。文:寒舍巖巖上有紋刻,是否為巖畫
高峰書院遺址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壽山鄉石牌村。始建于宋代,近代荒圯。1996年發現,2003年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顯示整個書院遺址占地面積約16000平方米。高峰書院為宋理學大儒黃榦講道著書和歸隱之所。黃榦一生致力于普及理學和整理朱熹文集,其死后就停柩于高峰書院,后安葬于高峰書院西南側的庖犧谷。
福州同樂生態觀光園位于有“福州后花園”美譽的北峰山區壽山鄉前洋村,離市區約10公里,海拔約500米,是福建省四星級鄉村旅游接待單位、福建水鄉漁村休閑示范基地。園區內豪華套房、標間、木屋別墅、大中小會議室、餐廳等旅游接待、會務服務設施齊全,還建有游園步道、登山健身道、魚池釣臺、奇花異果走廊、棋牌室、茶藝居、卡拉OK廳、籃球場、游泳池等健身娛樂設施。園區內種植臺灣水晶梨、桔、臍橙、柚、日本甜柿、冬棗、金絲棗、楊梅、蘋果、獼猴桃等名優水果,以及銀杏、桂花、櫻花、茶花、紅豆杉、臘梅、劍蘭、海棠、菊花等各種植物花卉,可供游客在不同季節觀賞及采摘。福州市晉安區壽山鄉前洋村電話:0591-8793011087930063網址:www.tsp999
黃干墓即黃榦墓,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壽山鄉江南竹村。始建于南宋,清光緒九年(1883年)重修。墓外觀平面呈“風”字形,坐東向西,原為三合土結構,墓碑楷書“宋大儒黃公勉齋墓”,墳前墓埕四層。2003年其后人斥資將墓改建為大理石結構,并對墓園進行擴建,建山門,設碑廊,周以圍墻。黃榦為宋代理學大師朱熹的門生兼女婿,據載:朱熹病危時,把所著書授榦,手書與訣曰:“吾道之托在此,吾無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