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宅村 | 隸屬:磁灶鎮 |
區劃代碼:350582102214 | 代碼前6位:350582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C |
長途區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大宅村,宋朝期間莆田仙游陳氏一世庚朗公偕一家老少遷徙,見此地東依羅裳;西環海隔,南面靈源;北靠紫帽。其中間有千傾良田,溪水清流,樹木蒼翠,遂確定于此建居。隨著陳氏繁衍發展,人丁興旺,即以祖籍地祠堂門聯:大鄉地踞萬山麗;宅里門迎四面春而取稱村名為大宅;大宅村民委員會,即為大宅村村民選舉產生的,可實現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基本介紹:
大宅村隸屬于福建省泉州晉江市磁灶鎮,截止2012年9月,全村總人口約2809人,總面積大約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約270畝左右,山地、農田地、果林茶架地各占三分之一。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地瓜、大豆、花生等。有資料顯示,從清初至民國年間有部分鄉民外逃于東南亞各國的海外僑胞尚有數千人,其中包括港、澳、臺同胞,已成為著名僑鄉。地名含義大宅早于宋朝期間陳氏一世庚朗公大約公元1200年遷居,是從莆田仙游遷居大宅。當時地理環境條件:大鄉地踞萬山麗,宅里門迎四海春。東西依山羅裳;西面環海隔也,南面靈源高川;北面靠紫帽環山。其中間有千畝良田,溪水清流,宅里蒼翠,綠水青山樹成蔭,范圍之廣,其中懷抱著一口羅漢
歷史沿革:
宋為開建鄉務本里管轄。
明清屬三都。
民國33年(1944年)屬親民鄉大宅保。
1956年屬內坑區錦和鄉;1959年屬磁灶公社大宅大隊;1984年屬磁灶鎮大宅村委會。
周邊相關:
大宅村附近有安平橋(五里橋)、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靈源山旅游景區、圍頭灣、衙口濱海休閑度假旅游區、圍頭村等旅游景點,有安海土筍凍、晉江胡蘿卜、深滬蝦仁干、深滬花生、深滬糖芋、深滬魷魚干等特產,有柯派高甲戲、安海嗦啰嗹習俗、元宵節(閩臺東石燈俗)、晉江布袋木偶戲、潘山廟宇木雕、晉江燈謎等民俗文化。
區劃: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磁灶鎮·大宅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