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沙村 | 隸屬:東石鎮 |
區劃代碼:350582104211 | 代碼前6位:350582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C |
長途區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白沙,該地為濱海沙灘地帶,系晉南溪流從陸上帶來泥沙沖擊形成的沙洲半島。因沙多而潔白,故名。另稱:因其地圍頭澳海潮沖積和石井江流瀉,形成一垠白沙長堤。明末,有曾、張、謝、黃、李、周等姓卜居其地,村遂以其自然特征而稱為:白沙。
基本介紹:
白沙村座落東石鎮南端,與金門隔海相望,地理位置重要,歷史上曾是民族英雄鄭成功操練水師的屯兵之地。
白沙村現有901戶,總人口3032人,總面積1.8平方公里,灘涂面積5000畝。全村分為八個區,村民主要經濟來源依靠海上養殖業——紫菜、花蛤及計小海為生。全村現有企業13家,2009年全村經濟總產值約1億2千萬元,人均收入10496元。
改革開放以來,在村兩委的領導和全體村民的努力下,白沙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先后被0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0晉江市委、晉江市人民政府、0東石鎮委、東石鎮人民政府多次評為文明村、寬裕型小康村、村務公開先進村、雙擁工作先進單位、計生先進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
榮譽排行:
2024年11月,被認定為2024年度福建省“一村一品”專業村(紫菜)。
文化旅游:
東石寨年代:清座落地點:晉江市東石鎮白沙村簡介:東石寨,為清初鄭成功整軍練武之所。依山臨海,平面呈長方形,現存石砌寨墻長30多米;兩個寨門為清康熙十六年(1677)建,東“得勝門”,西“鎮海
歷史沿革:
宋為安仁鄉仁和里管轄。
明、清屬晉江縣十都。
民國33年(1944年)屬東石鎮雙碧保。
建國后,1956年屬東石區潘徑鄉。
1958年大躍進人民公社時,白沙與潘徑、潘山、霞莊、石菌(現光渺)、張厝6個自然村組成和平大隊,隸屬晉江縣人民委員會東石人民公社;1959年拆隊時,白沙村自成東石公社一個生產大隊;1972年白沙村改名為白沙村大隊革命委員會,隸屬東石公社革命委員會;1984年白沙村設立村民委員會,隸屬
周邊相關:
白沙村附近有東石寨、安平橋(五里橋)、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靈源山旅游景區、圍頭村、衙口濱海休閑度假旅游區等旅游景點,有安海土筍凍、晉江胡蘿卜、深滬蝦仁干、深滬花生、深滬糖芋、深滬魷魚干等特產,有晉江柯派高甲戲丑行表演藝術、安海嗦啰嗹習俗、閩臺東石燈俗、晉江布袋木偶戲、晉江靈源萬應茶制作工藝、潘山廟宇木雕等民俗文化。
區劃: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東石鎮·白沙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