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村鎮社區名單出爐,鈔岱村上榜。
鈔岱村位于金井鎮區東南側,金保公路南側,轄鈔岱、茂下2個自然村,308省道貫穿于2村中間,既是老區基點村,又是省少數民族村。東有碎石山、鈔岱水庫,東北有烏煙山,南側有黃前山,西南連接金井新舊街,鈔岱溪橫穿于村中而過。【地名含義】據史載,元明年間,鈔岱叫“蔡埭”,清康熙年間已改稱“海岱”,清光緒又改為“鈔岱”,清屬“十四都”,民國33年屬金井鎮“岱峰保”,建國后1956年屬金井區“山海鄉”,1959年屬金井公社、鈔岱大隊。1984年改為金井鎮鈔岱村委會,1997年改為金井鎮鈔岱回族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與人文】郭立彥,號冠山,生于1503年,卒于1577年,明穆宗皇帝恩褒,郭立彥骨鯁名臣,御書《骨鯁忠諫》,因立彥父子皆為皇帝,卦為卿,故有“父子天卿”一門四代“三公卿”之美譽。我村解放戰爭前,郭席排在菲回國抗日,曾任閩中游擊隊指導員,在我村發展多位地下黨員,故我村為老區基點村。【村落與居民】區域總面積3M2公里,其中耗地面積1490畝,轄鈔岱、茂下兩個自然村,15個村民小組,全村人口2708人,813戶,旅居海外僑親近5000人。【村容村貌】鈔岱村委會2006年獲泉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全市民族團結模范先進集體”稱號。2002年被市政府評定為“小康村”、“文明村”等稱號;2007年被金井鎮人民政府評為“計生一流村”、“先進計生協會”、“征兵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2008年被評定為“先進黨支部”。【氣候與物產經濟】年平均氣溫18-22攝氏度,降雨量800毫米,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農作物有甘薯、花生、大小麥、玉米,種植果樹;村有服裝廠、織造、五金廠,礦產有花崗巖;有小學、幼兒園、老人學校各一所;企業總產值2.8億元。【交通運輸】2008年被市規劃為控制區,包括全國體育產業基地、商貿市區、308省道貫穿于鈔岱、茂下兩村中間,交通便捷。【紀念地、風景點、名勝古跡】村中帝爺宮、祖師公宮、陳姓祠堂、洪姓祠堂、王姓祠堂、郭姓祠堂,基中郭氏祠堂榮獲全國祠堂第35名次。村轄區有烏煙山、碎石山、黃前山、鈔岱水庫、革命烈士陵園等紀念地。【域內設施、文化生活、企事業單位】域內有老人會、老人學校、老人門球隊、腰鼓隊、舞蹈隊、小鼓隊、老人康復中心、農家書屋,設有幼兒園、小學各一所,入駐村企業有萬昌鞋服有限公司等中小型企業35家。
鈔岱村附近有安平橋(五里橋)、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圍頭村、圍頭灣、靈源山旅游景區、衙口濱海休閑度假旅游區等旅游景點,有安海土筍凍、晉江胡蘿卜、深滬蝦仁干、深滬花生、深滬糖芋、深滬魷魚干等特產,有柯派高甲戲、安海嗦啰嗹習俗、元宵節(閩臺東石燈俗)、晉江布袋木偶戲、潘山廟宇木雕、晉江燈謎等民俗文化。
區劃: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金井鎮·鈔岱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