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靈源街道 | 隸屬:晉江市 |
區劃代碼:350582006 | 代碼前6位:350582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閩C |
長途區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轄區面積:約2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21萬人 |
人口密度:約210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0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林口社區 | ~001 | 主城區 | 晉江市靈源街道林口社區原為晉江市羅山鎮林口村于2003年撤村改為社區,位于靈源街道的北面,也是街道的所在地,泉安公路貫穿而過,共有常住人口5300多人…[詳細] |
張前社區 | ~002 | 城鄉結合區 | 張前社區系晉江市靈源街道區域內的行政社區之一,位于晉江市中南部地帶,東與靈源街道英塘社區、西與靈源街道林口社區相接壤,北與靈源街道小浯塘社區銜接,南臨…[詳細] |
林格社區 | ~003 | 城鄉結合區 | 林格社區位于靈源街道中心點,東與英塘社區接壤,西臨五里工業園區交界,南臨小布林社區所在地1公里,北連五里工業園區。原村地面積1.2平方公里,今已被開發…[詳細] |
英塘社區 | ~004 | 城鄉結合區 | 靈源街道英塘社區地處晉江經濟開發區,東臨永和鎮,面積2.5平方公里,共有18個居民小組,842戶,3217人。外來人口167人。
英塘社區原名大…[詳細] |
小浯塘社區 | ~005 | 城鄉結合區 | 小浯塘社區位于靈源街道辦事處東南方向,背靠社馬路,泉州環城高速穿越而過,交通十分便利.村落面積約1.8平方公里,人口約1480多人,外來人口將近200…[詳細] |
曾林社區 | ~006 | 主城區 | 曾林社區隸屬于晉江市靈源街道,位于靈源街道偏西方向,泉安公路西側,東南靠靈水,西臨內坑、宮前,北毗林口,座落于靈源山東北麓。
[轄區與居民]曾林…[詳細] |
靈水社區 | ~007 | 主城區 | 晉江市靈源街道靈水社區是靈源街道最大社區,是晉江市著名僑鄉之一,位于靈源街道西南部,東面系省級經濟開發區,西面是3A旅游景區“靈源山”,南面與安海轄區…[詳細] |
大山后社區 | ~008 | 城鄉結合區 | 大山后社區是晉江市靈源街道第三大社區,位于晉江市中部,東與永和鎮菌邊村、垵內村、上宅村接壤,西與靈源街道靈水社區、大布林社區交界,南與安海鎮的社壇村、…[詳細] |
大布林社區 | ~009 | 城鄉結合區 | 大布林社區位于靈源轄區,坐落于靈源黑麒麟山腳,社區總面積70萬平方米,現有居民256戶,人口1062人。近幾年,社區在市、區、街道各級部門的關心支持下…[詳細] |
小布林社區 | ~010 | 城鄉結合區 | 小布林社區地處靈源南面,地理位置較高,是一個丘陵地帶,東臨永和,北面與靈源林格交界。全社區被征地前土地面積110多畝,現有人口1146人,360戶小布…[詳細] |
地名由來:
以境內靈源山為名,稱靈源街道。
基本介紹:
靈源街道位于福建省晉江市中部。于2003年11月由原羅山鎮和安海鎮交界比的村委會析出組建而成,轄10 個社區。辦事處駐林口。2003年設立靈源街道,轄原羅山鎮的林口、張前、林格、英塘、小浯塘5個村和原屬安海鎮的曾林、靈水、大山后、大布林、小布林5個村,辦事處駐林口。2005年撤村改社區。面積20平方千米,人口1.5萬人。靈源街道北靠靈源山,地理位置優越。泉安公路、佘馬快速通道穿境而過,道路交通十分便利。境內風光優美,人文環境獨特。世界僅有呆存最完整的摩尼教遺址——“草庵寺”就在轄區附近。靈源街道辦事處與晉江工業園區管委會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精簡、統一、高效的管理體制,是晉江市政府的
文化旅游:
靈源山旅游景區是國家3A旅游景區,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目前啟動4A景區的創建工作。區域內靈源寺有近1500年歷史,山上有眾多文物的摩崖石刻,史上有眾多歷代名人隱居或苦讀于此;上山植被
晉江紫竹寺位于靈源街道林口村西路108號,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洪氏節孝坊位于靈源街道林口社區,泉安公路“林口”石碑處,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靈源山崖刻位于靈源街道靈水社區靈源山上,年代為明,類別為石窟寺及石刻,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因行政區劃調整,2003年11月,設立靈源街道,轄原羅山鎮林口村、英林村、英塘村、張前村、林格村、小浯塘村,原安海鎮靈水村、曾林村、大山后村、小布林村、大布林村。
2004年12月,撤銷林口等10個村民委員會,相應設立林口等10個社區居民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