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源街道位于福建省晉江市中部。于2003年11月由原羅山鎮和安海鎮交界比的村委會析出組建而成,轄10 個社區。辦事處駐林口。2003年設立靈源街道,轄原羅山鎮的林口、張前、林格、英塘、小浯塘5個村和原屬安海鎮的曾林、靈水、大山后、大布林、小布林5個村,辦事處駐林口。2005年撤村改社區。面積20平方千米,人口1.5萬人。靈源街道北靠靈源山,地理位置優越。泉安公路、佘馬快速通道穿境而過,道路交通十分便利。境內風光優美,人文環境獨特。世界僅有呆存最完整的摩尼教遺址——“草庵寺”就在轄區附近。靈源街道辦事處與晉江工業園區管委會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精簡、統一、高效的管理體制,是晉江市政府的直接派出機構。目前,晉江科技工業園區已引進入區企業191 家。投資商分別來自老國各地以及美國、英國、德國、意大利、新加坡、菲律賓和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逐步形成了生物制藥、新型材料、紡織服裝、鞋業、食品業、紙業、物流業、傘業等幾大產業集群。[1]
-
經濟發展
靈源街道深蘊只有發展才是硬道理,只有扎扎實實推進一批實踐項目落地,才能謀求更好發展。幫助指導華宇織 造公司搞好生產經營,完善公司擴建項目北面廠房裝置設施建設,公司投入3000多萬元添置40臺德國三層經編機投放生產,預計全年工業總產值可增至2億元,同時幫助做好三層經編技術國家標準單位申報工作,有利于填補國家該項技術標準的空白;全力做好嘉麗倉儲物流項目林地報批、土地平整、圖紙規劃設計等工作,預計年底可投產,年納稅可達600余萬元;協調其他職能部門,積極做好舊機動車交易市場項目征地及土地平整及方案的論證、設計和報批工作;建設靈源山“3A”景區,總規劃面積達265.5公頃;加快靈源星級酒店項目建設步伐,計劃投資8000萬元,規劃建設12層,總建筑面積25000平方米,用地面積27.3畝,酒店建成后將輻射和帶動轄區第三產業的發展。目前正積極進行土地招拍掛;大布林社區投資近3600萬元,建設社區綜合樓,總占地面積5.2畝,采取“居企合作”的方式共同開發建設,項目建成后,將拉動社區經濟和帶動周邊區域發展,增加社區居民就業機會。
-
社會保障
靈源街道著重抓好民生事業,采取有效舉措,強力推進各項民生工作落實。一是抓好醫療衛生。做好新型農村合 作醫療參合工作,計劃全年參合率完成98%以上;依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防范甲型H1N1流感日報告、外出返鄉人員跟蹤隨訪制度,大力開展防范甲型H1N1流感的宣傳教育和防控工作,消除群眾恐慌心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二是抓好計生落實。重點抓好獨生子女戶、二女結扎戶獎勵優惠政策的落實工作,確保符合條件的家庭全部予以兌現。截至目前,發放法定獎勵費5.25萬元,其中獨生證辦理66份、獎勵金額3.3萬元,雙女結扎戶13戶、獎勵金額1.95萬元;慰問二女結扎戶、獨生困難戶179戶,發放慰問金9.65萬元。三是抓好民政工作。認真做好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殘、慰問工作,對街道轄區272戶低保對象逐一入戶走訪,發放低保金496260元,切實做到低保對象全覆蓋;組織街道殘疾人120余人參加義診,建立健康檔案;成立10個社區愛心援助站,共籌集愛心慈善資金42.4萬元,先后救濟特困群眾199人次,發放救濟金3.45萬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