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魯東村 | 隸屬:龍湖鎮 |
區劃代碼:350582110228 | 代碼前6位:350582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C |
長途區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魯東古稱路塘。據說以一條貫穿村南北的古道和路邊的一口池塘得名。明未有位名陳鵠的私塾先生在執教,收了17個學生,連一個做飯的旁聽共18人。均考取功名同在朝廷為官,后被皇帝知道了,贊嘆道:孔夫子弟子三千,賢人七十,而陳先生弟子十七,賢人十八;孔子居魯西,陳先生堪稱居魯東啊!村因而改名為魯東。
榮譽排行:
2024年2月,魯東村被確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村振興示范村鎮創建對象。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魯東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基本介紹:
魯東村隸屬于福建省泉州晉江市龍湖鎮,位于晉江市南部,泉州沿海通道旁。依山靠海,距晉江市區約15公里,距施瑯故居約1公里。距深滬6公里、圍頭萬噸級碼頭10公里,距泉州晉江機場20公里。省道308線、大深線貫穿境內,是晉南的重要交通樞紐,因此魯東村能充分利用其地理優勢。截止2008年,村落占地1千余畝,全村人口1067人,戶數207戶,十二個村民小組,耕地七百余畝。
魯東村與福林村、吳厝村、古湖村、湖北村、桿柄村、前港村、衙口村、龍園村、溪后村、南潯村、錫坑村、鈔厝村、洪溪村、楓林村相鄰。
歷史沿革:
宋為安仁鄉弦歌里管轄。
明、清屬十七、十八都。
民國33年(1944年)屬霞坡鄉魯江保。
建國后,1956年屬棲梧區石龜鄉;1959年屬龍湖公社魯濱大隊;1961年改為龍湖公社埔頭大隊;1984年改龍湖鄉埔頭村委會;1985年由埔頭村析出自成魯東村委會。
1991年改為龍湖鎮魯東村委會。
現魯東有施、尤、黃、蕭諸姓,而以施姓為最。
其裔分衍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及菲律賓等。
周邊相關:
魯東村附近有安平橋(五里橋)、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靈源山旅游景區、圍頭灣、衙口濱海休閑度假旅游區、圍頭村等旅游景點,有安海土筍凍、晉江胡蘿卜、深滬蝦仁干、深滬花生、深滬糖芋、深滬魷魚干等特產,有柯派高甲戲丑行表演藝術、安海嗦啰嗹習俗、元宵節(閩臺東石燈俗)、晉江布袋木偶戲、潘山廟宇木雕、晉江燈謎等民俗文化。
區劃: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龍湖鎮·魯東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