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蓮峰鎮 | 隸屬:連城縣 |
區劃代碼:350825100 | 代碼前6位:350825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閩F |
長途區號:0597 | 郵政編碼:364000 |
轄區面積:約35.2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7.98萬人 |
人口密度:約226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4個社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東街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位于縣府以東,以方位定名。宗紹興置縣時屬城里,劃為祝壽坊,歷來稱東門。1949年前推行保甲、聯保制時屬蓮峰鎮![詳細] |
南街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以所在地理位置命名。南街位于縣府以南,宋紹興置縣時屬在城里,劃為擢桂坊,歷來稱為南門,后設南街社區![詳細] |
西街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該地位于縣府以西,宋置縣時屬在城里劃為迎恩坊。俗稱西門,后設西街社區![詳細] |
北街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該地位于縣府以北,宋紹興置縣時劃為崇儒坊,俗稱北門,后設北街社區,故名。…[詳細] |
豸峰社區 | ~005 | 鎮鄉結合區 | 位于冠豸山腳下,是蓮峰鎮最東社區,故名。…[詳細] |
栗園社區 | ~006 | 鎮鄉結合區 | 以所在地理環境命名,該地是一中農場,種有很多板栗樹,人稱栗園![詳細] |
蓮西社區 | ~007 | 鎮中心區 | 蓮峰鎮最西社區,故名。2001年7月籌建,同年12月成立,區域劃分由原來的西街社區及城西村的部分區域劃入而成,至今沿用。…[詳細] |
蓮南社區 | ~009 | 鎮中心區 | 蓮南社區位于連城縣蓮峰鎮南部,因連城縣蓮峰鎮簡稱“蓮”,故名。…[詳細] |
南前社區 | ~011 | 鎮鄉結合區 | 南前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西康社區 | ~012 | 鎮鄉結合區 | 舊時離城區西門外一里多有個亭,名西康亭,所以亭以上幾個自然村統稱西康。1993年析出屬蓮峰鎮西康村,2020年6月村改社區,為西康社區居民委員會![詳細] |
蓮花社區 | ~013 | 鎮中心區 | 蓮花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新興社區 | ~014 | 鎮鄉結合區 | 新興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明光社區 | ~015 | 鎮中心區 | 為紀念1933年在連城犧牲的李明光同志,弘揚紅色精神而命名![詳細] |
蓮北社區 | ~016 | 鎮中心區 | 蓮峰鎮最北小區,故名。新增小區,2021年3月12日成立。…[詳細] |
李彭村 | ~201 | 鎮中心區 | 1955年高級社時,由李園與彭坊兩個初級社合并各取一字,稱李彭。…[詳細] |
大坪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該地屬開闊平地,故稱大坪。宋代屬南順里,1949年初屬附城區揭樂鄉大坪村,1958年屬超美公社揭樂大隊,1974年與揭樂分開為大坪大隊,1984年鄉村…[詳細] |
洪山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此地背靠山陂,土質多屬黃土,大雨沖刷,黃泥洪水,故稱洪山![詳細] |
楊屋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為多姓雜居,有楊、李、吳、姚、林、童、沈、羅、周、黃、魏12姓,而楊姓居多,故稱楊屋![詳細] |
李坊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據傳原為王、李姓所居,稱王坊李屋,后王姓將建有房賣給李姓,現大部分村民都姓李,故改稱李坊。…[詳細] |
江坊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宋高宗年代,江姓由將樂遷此定居,故稱江坊![詳細] |
姚坊村 | ~208 | 鎮鄉結合區 | 該地姚姓200年前從寧化石壁姚屋巷遷此居住,故稱姚坊![詳細] |
朱坊村 | ~209 | 村莊 | 據傳明末年間,朱姓在此定居,朱祖家富,其后裔孫朱無俚叛遷滅族后,定名朱坊。后鄧姓遷入,仍名朱坊。…[詳細] |
城西村 | ~210 | 鎮中心區 | 在縣城西面,故稱城西村。宋代屬南順里,1949年前為姚坪保,鎮西保。1949年后屬附城區城西鄉,1958年屬附城公社城西大隊,1963年分為東墘大隊,…[詳細] |
姚坪村 | ~212 | 鎮鄉結合區 | 早期姓姚居此,地處坪地,故稱姚坪。宋代屬南順里,1949年初屬附城區張坊鄉,1958年屬附城公社姚坪大隊,1970年并入縣果茶場,1973年又劃歸城郊…[詳細] |
鷓鴣村 | ~213 | 鎮鄉結合區 | 該地原名羅屋盤,以有很多樹林定名,后因由很多鷓鴣鳥在此棲息,又地處山嶺,有人定居后,就稱為鷓鴣嶺。…[詳細] |
李興村 | ~216 | 鎮中心區 | 該地1949年前名伍屋坑尾,1949年后成立新興,西李兩個初級社,1955年并為李屋高級社,因李姓多,改稱李屋,后因與李屋鄉同名,不符合地名管理規定,…[詳細] |
赤嶺村 | ~217 | 鎮鄉結合區 | 該地處山坑,土質赤色,村民住在山嶺背,故稱赤嶺背![詳細] |
地名由來:
因鎮區四周九十里山嶺盤桓,峰巒重疊,中間是盆地,形似蓮花而得名。
基本介紹:
蓮峰鎮建制于宋元符年間(公元1098~1101年),稱蓮峰堡。宋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建縣時,改為城里,轄祝壽、擢桂、迎恩、崇儒四方。紹興五年筑土城三百丈。六年正廿六年縣令馬周卿改東田石為蓮峰山。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改筑磚城七百七十丈,有大小城門閃座。清順治七年(公元1650年)城內外衢道交錯,有街廿三條,并建有店鋪數十間,且設立圩集。民國22年(公元1933年)城廂修建馬路,兩旁建有人行道,但路寬僅有六米。
1949年11月6日,隨著縣城的解放,建立了蓮峰鎮人民政府。1958年公社化時,改名為超美公社,不久又復設蓮峰鎮。1961年又與附城合并為城市公社,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蓮峰鎮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蓮峰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蓮峰鎮榜上有名。
文化旅游:
冠豸山位于連城東1.5公里處,平地拔起,不連崗,位自高,不托勢,而自遠,外直中虛,方園40里。1993年定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冠豸山舊稱田石,因其峰似巨冠,故名。又因奇山峻石到了明代,壘城開
培田民居是指位于福建省閩西山區連城縣培田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這是一座擁有800年歷是的村落,是目前中國保存較為完整的明清時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堪與永定土樓、梅州圍龍屋相媲美,是客家建筑文化經
連城縣圖書館成立于1985年1月,1987年新館落成,座落在縣城北大街中路14號,館舍建筑面積為1761平方米,藏書總量為6.8萬冊,干部職工7人,中級職稱4人,初級職稱2人,職員1人,現為
文川橋位于連城縣蓮峰鎮城關南門頭。也稱清溪橋,始建于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元至正年間(1341—1368)重建時改今名,現存為清代建筑。木伸臂梁廊屋橋,南北走向,橋身長47.8
歷史沿革:
北宋元符(1098~1100)置蓮城堡屬長汀縣,南宋紹興三年(1133)建縣后成為縣署駐地,1930年1月5日,朱德同志曾率工農紅軍進縣城,建立過縣委和縣蘇等紅色政權,1931年設市蘇。
1940年2月蓮峰鎮設鎮推行保甲制,1949年設蓮峰鎮人民政府,屬第一區;1958年公社時,與附城公社合并稱超美公社,1961年分開后稱城市公社,1969年又與附城并稱城關公社街道大隊,1976年成立城關鎮,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