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山前村 | 隸屬:北高鎮 |
區劃代碼:350304103216 | 代碼前6位:350304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B |
長途區號:0594 | 郵政編碼:3511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前有筆架、上血、山下三山,后有壽山、中山、西山,故名。
基本介紹:
山前村位于興化灣南側,與“后海303”墾區相接,距鎮中心12公里,南面與東嶠鎮、埭頭鎮相鄰,交戰公路橫穿村中心。全村總面積2.2平方公里,耕地2650畝,轄7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283戶,總人口7707人,黨員120名。2012年村財收入4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667元。主要經濟收入有三個方面:1、農業收入主要依靠1500畝山前糧食自給工程及600畝閩中蔬菜有限公司的蔬菜基地;2、水產養殖,較為出名的有國忠對蝦養殖場;3、金銀珠寶首飾加工。
山前村與吳城村、埕頭村、渡嶺村、埕前村、福嶺村、前亭村、欄山村、沖沁村、東皋村、高峰村、竹莊村、高洋村、江邊村、美蘭村相鄰。
榮譽排行:
2025年3月,被命名為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
2023年1月,司法部、民政部命名山前村為第九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2021年9月,山前村被認定為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文化旅游:
北高陳氏宗祠位于荔城區北高鎮山前村,年代為清,為莆田市第九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宋理宗年間,明洪武年間重修,清末期和近代均再修。古建筑群以永安書社、陳氏祠堂和尚德堂組成,現有面積近100
北高國學館(小宗)位于荔城區北高鎮山前村,年代為清,為莆田市第九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清代中期,為當地粗老爺所建,為三座厝結構,內有天井,有精美古石雕和木雕,已利用為壽山國學館和五侯書畫
北高永祿書院位于荔城區北高鎮山前村,年代為清,為莆田市第九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年代不詳,原為宋代關圣廟基礎上建設遺留下來,古時以書院為主,明末兵部尚書王家彥曾經在此就讀。現為近一千平方的
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隸屬興化府莆田縣興福里壽山境;1943年屬莆田縣南美鄉(南至南渚保,北至美蘭保,鄉辦事處設在山前小宗)山前保;新中國成立后屬莆田縣十九區(前沁)山城鄉;1956年撤區并鄉,山城與珠江合并為珠山鄉,鄉址設仙峰山尾自然村;1957年屬笏石區埕頭鄉公所山城鄉;1958年屬笏石人民公社埕頭管理區山城生產大隊;1961年政社分開,笏石人民公社改為笏石區,埕頭人民公社成立,山城大隊一分為三,即山前生
周邊相關:
山前村附近有莆田工藝美術城、莆田梅妃故里、后黃村、文峰宮、莆田苦竹寺、浦口宮等旅游景點,有興化米粉、興化桂圓、莆田荔枝、莆田桂圓、油拌索面、興化煎粿等特產,有媽祖祭典、莆田九鯉燈舞、惠洋十音:莆田民間藝術、媽祖信俗、媽祖回娘家祭祀民俗、江梅妃傳說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