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龍嶺社區 | 隸屬:金龍街道 |
區劃代碼:350502007010 | 代碼前6位:350502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閩C |
長途區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因紫帽山東北有一山嶺向東南蜿蜒而下,像條巨龍翔游上山到此回首,因此取名為龍首山,俗稱龍頭嶺,該社區以山脈而得名,故名。
榮譽排行:
2021年11月,龍嶺社區被福建省愛衛辦命名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社區。
基本介紹:
龍嶺社區
【行政轄區】社區總面積約2平方公里,東與亭店相鄰,西與紫帽山交界,南臨晉江市紫帽鎮,北靠曾林社區。共有6個居民小組,常住戶195戶,常住人口739人,流動人口約15人。
【辦公場所】社區辦公場所位于金龍街道龍嶺社區龍泉街10號,建筑面積288平方米,建于1998年,屬于社區固定資產。
【社區風貌】龍嶺舊屬晉江縣管轄,舊稱泉州府晉江縣三十三都龍首嶺鄉(今鯉城區金龍街道龍嶺社區),據府志山川第六卷查證,龍首山在紫帽東南麓山有龍翔之勢,亦名龍頭嶺有(宋、錢熙詩):“殘年仍置閣、五日恰逢春、攜酒客獨賞、敲門僧不嗔、雙松如拱立、萬井自橫陳、精舍故磅礴、元規麈士人
龍嶺地下革命斗爭隱蔽處傅示祖厝位于泉州市鯉城區金龍街道龍嶺社區愛國路。1934年,黨在龍嶺村建立地下交通站,任命村民傅示(又名陳氏)為地下交通員。同年,國民黨軍第9師李延年率部進駐泉州,殘酷
歷史沿革:
龍嶺舊屬晉江縣管轄,舊稱泉州府晉江縣三十三都龍首嶺鄉(今鯉城區金龍街道龍嶺社區)。
周邊相關:
龍嶺社區附近有龍嶺地下革命斗爭隱蔽處、泉州開元寺、泉州府文廟、泉州天后宮、清凈寺、源和1916創意產業等旅游景點,有東璧龍眼、泉州刺繡、脫始漆器、東石海蠣煎、清源茶餅、泉州木偶等特產,有梨園戲、泉州拍胸舞、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泉州)、泉州(李堯寶)刻紙、泉州剪紙、關岳信俗等民俗文化。
區劃: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金龍街道·龍嶺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