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清正社區 | 隸屬:鯉中街道 |
區劃代碼:350502003003 | 代碼前6位:350502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閩C |
長途區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因該社區以清正為名,是為表清正廉潔,服務人民的決心,故名。
榮譽排行:
2022年12月,福建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清正社區為2022年福建省衛生社區。
基本介紹:
優化調整后社區四至:東至溫陵路,西至南俊路,南至小菜巷,北至桂壇巷,共有居民1366戶,4084人。
清正社區居委會位于市區中心、九一路兩側繁華地段,總面積0.181平方公里。東近促進西臨海清,南連清華、百源,北鄰東門、東華。本轄區3條路、1條街、11條巷,分為17個小組。有1676戶,人數5384人,22個企事業單位,常住居民3729人,其中有:回族、畬族、壯族、朝鮮族、錫伯族、侗族、滿族7個少數民族。
轄區內有銅佛古寺、老范志古大厝、市總工會大樓、市工人文化宮、中國銀行、區建行、華泰證券、市百貨站、市紡織站、賢鑾大廈、名城大廈、益華大廈、73311部隊招待所、恒發停車場、市科委
歷史沿革:
清朝時期屬泉州府治廂桂壇、鳳池、龍宮、百源、上帝、玉霄、義春、后城、奏魁、龍會十境。
民國時期屬月臺、衡文、青云、儒林四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清正街居民委員會1956年復為清正街居民委員會。
公社化時改為清正大隊,不久改稱清正街。
“文化大革命”時期改為團結街。
1980年恢復為清正街。
1989年再劃出東南部組成百源居委會、宜春居委會。
周邊相關:
清正社區附近有泉州開元寺、泉州府文廟、泉州天后宮、清凈寺、源和1916創意產業、通淮關岳廟等旅游景點,有東璧龍眼、泉州刺繡、脫始漆器、東石海蠣煎、清源茶餅、泉州木偶等特產,有梨園戲、泉州拍胸舞、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泉州)、泉州(李堯寶)刻紙、泉州剪紙、關岳信俗等民俗文化。
區劃: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鯉中街道·清正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