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東埔余村 | 隸屬:新度鎮 |
區劃代碼:350304102226 | 代碼前6位:350304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B |
長途區號:0594 | 郵政編碼:3511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早年,此地東部有大片草埔,曾有余氏族人遷此定居,故得名東埔余。
榮譽排行: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東埔余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基本介紹:
東 埔 余 村
東埔余村位于新度鎮南端,距鎮中心12公里,東和秀嶼區、笏石鎮相鄰,西南與城厝區靈川鎮接壤。全村有3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有530戶,總人口2350人,黨員69名。土地面積近千畝,其中水田400畝旱地560畝,村道7公里。該村以養殖為主,年可供15000多只仔豬苗;蛋鴨場10座,可供種蛋50萬多粒;有10多座養雞場,年供市場肉雞20多萬只。農民人均純收入3130元。
東埔余村與桂林村、凌厝村、大坂村、東宋村、東郊村、寶勝村、龍頭村、溝尾村、東壩村、善鄉村、港利村、港西村、錦墩村、下坂村相鄰。
中共莆田中心縣委舊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區新度鎮東埔余村尾厝5組。1934年4月8日,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在福州臺江區洋中亭地下交通站開會時被憲兵破獲,市委書記陳之樞等集體被捕叛變。多次到莆田巡視工作
歷史沿革:
宋、元時期屬感德鄉;明、清時期屬五區安樂里;民國時期屬三區東亭鄉東埔保;新中國成立后屬九區東埔鄉、十一區東埔高級社、黃石公社;1965年屬渠橋公社渠橋東埔大隊;1984年改為渠橋鄉東埔余村;1992年屬莆田縣新度鎮;2002年改為荔城區新度鎮東埔余村。
周邊相關:
東埔余村附近有中共莆田中心縣委舊址、莆田工藝美術城、莆田梅妃故里、后黃村、文峰宮、莆田苦竹寺等旅游景點,有興化米粉、興化桂圓、莆田荔枝、莆田桂圓、油拌索面、興化煎粿等特產,有媽祖祭典、莆田九鯉燈舞、惠洋十音:莆田民間藝術、媽祖信俗、媽祖回娘家祭祀民俗、江梅妃傳說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