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福建省 > 莆田市 > 荔城區 > 西天尾鎮 > 下垞村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下垞村

[移動版]
地名:下垞村隸屬西天尾鎮
區劃代碼:350304100215代碼前6位:350304
行政區域:福建省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行政級別:村車牌代碼:閩B
長途區號:0594 郵政編碼:351100
城鄉分類:村莊分類代碼:220

地名由來:

因境內有小山丘,為霞光普照,故名。

基本介紹:

下 垞 村

西天尾鎮下土宅村位于九華山麓,距鎮中心16公里,現有17個村民小組,居民418戶,總人口達1982人,黨員63名。全村擁有耕地1230.2畝,林地13372.1畝,果地2013畝。境內有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九華疊翠”、九華山摩崖石刻、陳國柱故居及苦竹寺等旅游、文化景點。近年來,下土宅村大力發展以龍眼、枇杷為主的綠色農業,并充分利用九華山旅游資源,發展旅游、服務等第三產業。2007年,全村糧食總產量達403噸,蔬菜1125噸,水果總產量123噸,畜產品產量達419噸。200村財政收入21.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912元。

下垞村與林山村、象峰村、澄渚社區、吳江村、龍山村、后黃社區、碗洋村、渭陽社區、三山村、林峰社區、后埔村、北大村、洞湖村、溪白社區相鄰。

榮譽排行:

2024年11月,被認定為2024年度福建省“一村一品”專業村(枇杷)。

2024年7月,2024年福建省“金牌旅游村”名單公布,下垞村榜上有名。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下垞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2019年12月,下垞村入選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

文化旅游:

下垞村農民協會成立舊址

下垞村農民協會成立舊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下垞村王西自然村。1926年11月,國民革命軍東路軍北伐進入莆仙時,在指揮部任何應欽秘書的共產黨員胡秉鐸接見了陳國柱,提出要發動群眾反對-,必須深

陳國楨烈士故居

陳國楨烈士故居位于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下垞村王西自然村。陳國楨(1902—1949),系陳國柱攣生胞兄。早年就讀于省立第四師范學校,“五四”運動期間,參加莆田-日貨活動。1919年,棄學南渡

閩中游擊隊駐地舊址

閩中游擊隊駐地舊址苦竹寺位于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下垞村頭垅自然村。1936年12月26日,陳國柱在其家鄉下垞村發動農民,并在苦竹寺成立農民協會,開展抗稅、抗捐斗爭。1946年至1948年春,

下垞聯絡站舊址

下垞聯絡站舊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下垞村竹林自然村。下垞村的陳國柱是莆田黨組織創建者,在家鄉發展一些進步群眾參加革命,下垞村竹林自然村的黃金宣和母親張發治早年就追隨陳國柱參加革命活動,從

陳國柱故居

陳國柱故居位于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下垞村王西自然村。陳國柱故居前連九華疊翠,后擁古竹禪寺,是舊時莆田通往福州的山區古驛道。故居由大廳、廂房、石埕、圍墻組成,為傳統五間廂民居,土木結構,室內陳

+查看更多下垞村文化旅游景點>>

歷史沿革:

新中國成立后屬一區下垞鄉;1954年屬十區;1957年成立下垞高級合作社;1958年10月成立下垞大隊;1961年為莆田縣西天尾公社下垞大隊;1968年“文化大革命”期間更名為下垞革命領導小組;1984年起更名為西天尾鄉下垞村;1986年12月為莆田縣西天尾鎮下垞村;2002年至今為荔城區西天尾鎮下垞村,設下垞村委會,并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下垞村附近有下垞村農民協會成立舊址陳國楨烈士故居閩中游擊隊駐地舊址下垞聯絡站舊址陳國柱故居莆田工藝美術城等旅游景點,有興化米粉興化桂圓莆田荔枝莆田桂圓油拌索面興化煎粿等特產,有媽祖祭典莆田九鯉燈舞惠洋十音:莆田民間藝術媽祖信俗媽祖回娘家祭祀民俗江梅妃傳說等民俗文化。

陳國楨

陳國楨(1902—1949),系陳國柱攣生胞兄。早年就讀于省立第四師范學校,“五四”運動期間,參加莆田 日貨活動。1919年,棄學南渡,執教于新加坡,1926年夏回國,1928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經陳

陳國柱

陳國柱(1898-1969),字繼周,參加革命后更名為廖華,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下垞村人,是中國共產黨福建早期組織的創始人之一,莆田黨組織的創始人。他最早在莆田發展共產黨員,并創建了閩中地區第一個黨組織

西天尾鎮行政區劃: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网友久久更新新视频免费 |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 在线免费看片a欧美 | 亚洲日本色色一区 | 香港三日本三级三级少妇久久 | 网友自拍区在线视频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