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碧里鄉 | 隸屬:羅源縣 |
區劃代碼:350123204 | 代碼前6位:350123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閩A |
長途區號:0591 | 郵政編碼:350000 |
轄區面積:約19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15萬人 |
人口密度:約5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碧里村 | ~201 | 鄉中心區 | 碧里村位于羅源灣北岸,是碧里鄉所在地,也是福建省、市重點建設項目所在地。碧里村有五個自然村, 總面積10.2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313畝,林地3…[詳細] |
西洋村 | ~202 | 村莊 | 西洋村位于羅源縣碧里鄉西北部,距鄉政府所在地8公里,是全鄉唯一的非沿海村,全村總面積27平方公里,轄9個自然村, 860戶,總人口3311人,村兩委共…[詳細] |
梅花村 | ~203 | 村莊 | [行政隸屬與交通位置]梅花村系羅源縣碧里鄉一個行政村,位于羅源灣北岸。距縣城30多公里,離鄉所在地3公里,水陸交通便捷,華東船廠選址在主村區內。
…[詳細] |
廩頭村 | ~204 | 村莊 | 行政隸屬交通位置:廩頭村位于羅源縣碧里鄉東北部。東連溪邊村,西鄰梅花村,南臨開發建設中的羅源灣與連江馬鼻隔海相望;北靠風景秀麗的旅游名山“碧巖寺”。距…[詳細] |
溪邊村 | ~205 | 鄉中心區 | 溪邊村位于羅源縣碧里鄉東北部,離鄉所在地9公里,距縣城29公里,交通便捷。全村林地面積4400畝,耕地面積600多畝。現有總人口1359人,390戶,…[詳細] |
牛坑村 | ~206 | 鄉中心區 | 行政隸屬與交通位置:牛坑村位于羅源灣東北部,東鄰廩尾村,西接溪邊村,南鄰牛坑灣海面,北靠山鄰濂澳村、距鄉政府10公里,距羅源縣城30公里,村落面積2.…[詳細] |
廩尾村 | ~207 | 村莊 | 廩尾村首尾與牛坑、新澳村相連,靠山面海,陸域面積約1平方公里,共有3個自然村,732戶2092人。村民多以海上養殖為生,養殖品種有海帶、龍須菜、鮑魚、…[詳細] |
新澳村 | ~208 | 村莊 | 新澳村地處羅源灣北岸東部,與廩尾、濂澳村首尾相接,轄4個自然村,全村380多戶,1550人口,擴大群眾利用有利的地理條件優勢,有85%的村民都從事海產…[詳細] |
濂澳村 | ~209 | 村莊 | 行政隸屬與交通位置:濂澳村位于閩東北沿海,羅源灣復口,夾寺于可門口兩山之中,三面環山、東南部聳立一山,形似“垂簾”,故稱“簾山”,山內有廣寬的港灣,便…[詳細] |
吉壁村 | ~210 | 村莊 | 吉壁村位于羅源灣出口岸,依山傍水,面臨東海,東西部與霞浦縣接壤,西北部與寧德市交界,東南面相接連江縣。村境內有福建省首條通村隧道公路,隧道長300米,…[詳細] |
牛澳村 | ~211 | 村莊 | 行政隸屬與交通位置:牛澳村位于羅源灣東北部,東海岸邊的海灣內,東鄰霞蒲東沖,與西洋島隔海相望,西與碧里村碧巖寺一山之隔、南鄰濂澳村連接連江縣可門、北與…[詳細] |
先鋒村 | ~212 | 村莊 | 先鋒村位于羅源灣北岸,附近就是碧里碼頭作業區,是由蛋家人聚居而成的陸上行政村,共一個自然村,總人口281人、83戶,耕地面積169畝,是一個以漁業生產…[詳細] |
地名由來:
村位于雞母鼻山里,俗稱鼻山里,其后雅稱碧里。
基本介紹:
羅源縣轄鄉。1958年置碧里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境東部鑒江半島上,面積199平方公里,人口2.2萬。轄碧里、西洋、廩頭、溪邊、牛坑、廩尾、新沃、濂沃、吉壁、先鋒、牛沃、梅花12個村委會。農業主產水稻、紅薯,海水養殖海帶、紫菜、貽貝、蟶、蛤、蚶。境內有施家坪萬畝林場,盛產“下廩羊”。雙貴山懸巖石窯中藏有碧巖寺,風光別致。
榮譽排行:
2024年1月,碧里鄉被命名為2023年福建省衛生鄉鎮。
2014年6月,環境保護部授予碧里鄉2012—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匹巖寺位于羅源縣碧里鄉,離鄉政府大約還有五公里路程。景點位置福州市羅源縣碧里鄉
歷史沿革:
宋元豐四年(1081年)割連江縣招賢里為羅源管轄,屬常熟鄉,明清分屬賢一里、賢二里。
1931年屬第二區,1932年屬第一區,1938年屬鑒匹鄉,1943年2月設玉濂、匹洋2鄉,同年7月稱匹廩鄉,1946年屬鑒匹鎮。
解放初屬第三區,1956年3月屬碧里區,1958年5月分設牛坑、濂澳、碧里三個鄉,同年10月成立碧里公社。
1961年5月復屬碧里區,設碧里、牛坑和濂澳3個小公社,1965年7月撤區,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