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蘇區村 | 隸屬:鳳山鎮 |
區劃代碼:350123100201 | 代碼前6位:350123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A |
長途區號:0591 | 郵政編碼:350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村在高山上,山上開闊,故稱山頭面。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期,葉飛、陶鑄、楊而菖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一帶開展革命活動,組織游擊隊,建立紅色政權,雖屢遭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酷鎮壓,群眾毫不屈服,一直堅持到最后勝利,為永誌革命業跡,解放后改名為“蘇區”村。
基本介紹:
羅源縣鳳山鎮蘇區村原址地處連(江)羅(源)交界,海拔800多米的崇山峻嶺中,信息不靈、交通閉塞、文化遺乏、經濟落后。葉飛、陶鑄等革命前輩曾戰斗、生活于蘇區村,是革命老區基點村,原址還有耕地245畝,山地1.1萬畝,林地0.94萬畝。1996年我村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興建蘇區水庫解決城區生產用水的重大舉措,于1997年實行異地移民搬遷,現址位于城郊南部城鄉結合處104國道邊,坐落于風景秀麗的蓮花山公園畔。全村有4個村民小組,104戶415 人,外來人口100 多人,有黨員24 人,團員36 人,2010年村財收入16萬元,人均純收入7005元,轄區內有酒類批發商場、調味品釀造廠、車輛修理廠等。新村
榮譽排行:
2025年3月,被命名為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蘇區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村鎮社區名單出爐,蘇區村上榜。
2015年3月,司法部、民政部表彰蘇區村為第六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歷史沿革:
自明至清末屬拜井里。
民國時期屬一區和鳳山鎮。
1950年屬一區南門外鄉,1952年分出成立山頭面鄉,屬六區。
1955年又并入南門外鄉。
1958年撤區改社,分出成立蘇區大隊,屬城關公社。
1961年復區析社,屬城關區南門公社。
1965年撤區并社,屬城鎮公社。
“文革”期間稱大隊革委會,1983年復稱大隊管委會。
1984年改稱村委會,屬鳳山鎮。
1997年,因縣建蘇區水庫,全村搬遷至蓮花山腳下。
周邊相關:
蘇區村附近有羅源灣海洋世界、畬山水、陳太尉宮、羅源圣水寺、羅源西洋宮、紅軍攻克羅源城紀念碑、紀念墻等旅游景點,有福州茉莉花茶、七境茶、羅源下廩羊、羅源秀珍菇、羅源袖珍菇、羅源七境堂綠茶等特產,有畬族傳統醫藥、畬族傳統服飾、六神經絡骨通藥制作工藝、畬族山歌、福州羅源角梳制作工藝、八井拳等民俗文化。
區劃:福建省·福州市·羅源縣·鳳山鎮·蘇區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