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鳳窩村 | 隸屬:瑯岐鎮 |
區劃代碼:350105102213 | 代碼前6位:350105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A |
長途區號:0591 | 郵政編碼:350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在瑯岐島東北隅,“嶼合雙龜近,門深五虎浮”,面臨閩江口北港主航道,地理險要,自然風光別致。《全閩明史》載:“王埔山渡江塞海,發作九龍”。鳳窩村古稱鳳山,又名王埔山。從“王埔”到“鳳窩”,是福州方言的音變。
基本介紹:
鳳窩村是位于瑯岐島西北部,三面環山,一面環江,全村總面積約3.9平方公里,村域范圍內中部為山地,約占總用地面積的三分之一,最高處海拔120多米,東西兩側為平地,地勢平坦。這里區位優越,交通便捷,北鄰連江縣,南接瑯岐環島路,這里四季如春,村里至今保留著最原始的風光,空氣清新,無污染。
全村1400多戶,總人口4871人,旅居海外“三胞”1200多人。全村共12個村民小組。鳳窩村黨委下設三個黨支部:豐稔支部、鳳翔支部、勞榮支部,分為12個黨小組,擁有正式黨員128人。
鳳窩村村民勤勞淳樸、文化底蘊深厚,村內的里街、十字街、樹下街仍現存著許多古風遺跡,尚書墓、和尚井、金牌山古炮臺、雙龜把
金牌炮臺位于瑯岐島鳳窩村,與隔江的長門炮臺犄角,形勢險要,為防守閩江的第一道要塞。炮臺由山巔主炮臺、山腰前沿炮臺、山麓江岸炮臺組成。主炮臺有兩個炮位,露天、圓形、半地穴式,三合土結構,深1.
鳳窩煙臺山炮臺遺址位于瑯岐鎮鳳窩村煙臺山。在鳳窩村煙臺山頂,建于光緒九年(1883)未竣工即毀于中法馬江海戰。光緒二十六年(1900)重建,由兩組四個炮位組成。均為三合土結構的半地穴式露天炮
歷史沿革:
清末屬閩縣東南二區嘉登里。
民國后,龍臺屬閩侯縣閩安鎮區(二區)龍鳳鄉。
解放后,鳳窩安先后隸屬閩侯縣第二區、連江縣。
1958年風窩大隊,1961年12月改屬福州市郊區。
1963年1月至1970年2月為亭江區瑯岐公社鳳窩大隊,1970年2月隸屬連江縣,1975年12月隸屬福州市郊區區瑯岐公社。
1984年9月為福州市郊區瑯岐鄉鳳窩村。
1991年10月至1995年11月為福州市郊區瑯岐鎮鳳窩村,1995年
周邊相關:
鳳窩村附近有金牌炮臺、鳳窩煙臺山炮臺遺址、中國船政文化景區、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綠豐農業生態園、羅星塔等旅游景點,有福州茉莉花茶、永泰芙蓉李、瑯岐紅蟳、佛跳墻、福州紙傘、醉排骨等特產,有福州軟木畫、馬尾-馬祖元宵節俗、福州軟木畫、馬尾-馬祖元宵節俗、中醫診法(福州蕭氏外科)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