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英嶼村 | 隸屬:亭江鎮 |
區劃代碼:350105101209 | 代碼前6位:350105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A |
長途區號:0591 | 郵政編碼:350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原名英山境,古時居住的地方為島嶼,故稱英嶼。
榮譽排行:
2017年11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英嶼村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基本介紹:
英嶼村位于閩江口北岸,東與東歧村接壤,西與長柄村為鄰,背靠英茅山,南與瑯岐島隔江相望,溫福高鐵、沈海高速、104國道依村而過,交通便捷、通訊發達。全村土地面積13.5平方公里,農田85畝,旱地500畝,林地約2600畝。全村447戶,戶籍人口1107人,常住人口820人,共分:前嶼、澳中、澳尾、過山、橋頭、山仔垱6個村民小組,流動人口1030余人,全村旅居海外僑胞2700多人,分布在美國、加拿大、香港等世界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是亭江鎮著名僑鄉之一。英嶼村位于閩江口北岸,東與東歧村接壤,西與長柄村為鄰,背靠英茅山,南與瑯岐島隔江相望,溫福高鐵、沈海高速、104國道依村而過,交通便捷、通訊發達。全
歷史沿革:
清末屬閩縣東二區江右里。
民國后,英嶼屬閩侯縣閩安鎮區、第二區、第三區。
解放后,英嶼先后隸屬閩侯縣第三區、馬尾區和亭江區。
1954年成立初級社,1956年為高級社,1958年為英嶼大隊,1961年12月改屬福州市郊區。
1963年1月至1969年11月為亭江區閩安公社英嶼大隊,1971年3月隸屬福州市馬江區亭江公社。
1975年5月又改屬福州市郊區亭江公社。
1984年9月為福州市郊區亭江鄉英嶼村。
198
周邊相關:
英嶼村附近有中國船政文化景區、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綠豐農業生態園、羅星塔、福州馬尾船政文化遺址群、瑯歧島等旅游景點,有福州茉莉花茶、永泰芙蓉李、瑯岐紅蟳、佛跳墻、福州紙傘、醉排骨等特產,有福州軟木畫、馬尾-馬祖元宵節俗、福州軟木畫、馬尾-馬祖元宵節俗、中醫診法(福州蕭氏外科)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