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熊地村 | 隸屬:楓溪鄉 |
區劃代碼:350421203202 | 代碼前6位:350421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G |
長途區號:0598 | 郵政編碼:365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為熊氏先民聚居形成。
基本介紹:
熊地村是全鄉最遠的行政村,距鄉政府9公里,西與寧化水茜、建寧均0界,全村土地面積7.5平方公里。
[村落居民]全村共有5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現有166戶616人,耕地面積1116畝。
[村風村貌]2003年熊地村進行新村規劃,2008年進行新農村建設,村容村貌得到很大的治理和改善,70%以上村民建有新房。全村出務工經商人員220多人,出國23人。
[物產經濟]熊地村為楓溪鄉最邊遠的行政村,傳統土特產品以田鯉魚干最為出名,手工竹編制品享有較高聲譽,村民收入以煙葉、糧食、林竹和外出務工為主,2012年人均純收入6540元。
熊地村與鄧家村、楓溪村、小珩村、大雅村、官坊村、華山村相鄰。
歷史沿革:
明清兩代屬歸化縣下覺里一都,民國22年(1933年)--民國24年屬澎湃縣,1936年為明溪縣第六區,1950年屬明溪縣三區,1954年為夏坊區熊地鄉,1956年屬寧化縣夏坊區熊地鄉,1958年初為楓溪鄉,下半年成立先鋒公社,1959年屬清寧縣楓溪公社,1961年屬寧化縣楓溪公社鄧家大隊,1964年恢復明溪縣稱楓溪公社,1969年從鄧家大隊分出成立“紅地大隊”,1981年6月更名為熊地大隊,198
周邊相關:
熊地村附近有明溪滴水巖景區、南山遺址、明溪縣革命紀念園、君子峰、明溪玉虛洞、明溪顯應廟等旅游景點,有明溪肉脯干、明溪淮山、明溪金線蓮、明溪紅豆杉、黃腹角雉、寶石等特產,有明溪肉脯干制作工藝、明溪惠利夫人信俗、泰寧梅林戲、永安大腔戲、朱熹祭典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