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鄒洋村 | 隸屬:下祝鄉 |
區劃代碼:350124206222 | 代碼前6位:350124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A |
長途區號:0591 | 郵政編碼:350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周圍山巒起伏,狀似皺紋,村中間為一小塊小平原,因“周”與“鄒”本地方言諧音,古雅稱“鄒洋“,后成立村民委員會后,即”鄒洋村村民委員會。
基本介紹:
鄒洋村位于下祝鄉西北方向,距鄉政府所在地11公里,全境面積3.7平方公里,山地面積1600畝,耕地面積690畝。全村轄有10個村民小組,117戶,475人。現有黨員數22名,支委3名,村委3名。全村經濟以農業為主。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18萬元,村財政收入0.2萬元,農民人均收入6452元。村集體資產總額89.2萬元。
鄒洋村與汶洋村、渡塘村、洋邊村、源溪村、前洋村、三洋村、洋尾村、洋頭村、后嶺村、羅山村、梧洋村、翁山頭村、箬洋村、池樓村相鄰。
歷史沿革:
宋屬奉政鄉安仁里,元為十九都屬下的背壟村,明與二十等6個都同屬一個,清代為懷德鄉一個村,民國時期為杉村渡塘保,解放后,1950年屬二區前塘鄉,1952年改為渡塘鄉,1956年屬東橋區,并入前洋鄉,1958年單獨成立鄒洋大隊,屬火箭公社,1959年屬東橋公社,1961年屬下祝公社與渡塘大隊,之后長期保持不變,1984年下祝鄉人民政府成立,鄒洋為該鄉屬的一個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鄒洋村附近有宏琳厝—全國最大古民居、中國瓷天下·海絲精靈谷、豪業七疊溫泉、天儒樓---中共閩江特委駐地舊址、新壺村、閩清白云山等旅游景點,有福州茉莉花茶、茶口粉干、福州橄欖、閩清粉干、閩清糟菜、馬藺草編等特產,有閩清池園陶瓷制作工藝、福州軟木畫、馬尾-馬祖元宵節俗、中醫診法(福州蕭氏外科)、茶亭十番音樂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