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漁滄社區 | 隸屬:龍津鎮 |
區劃代碼:350423100001 | 代碼前6位:350423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閩G |
長途區號:0598 | 郵政編碼:365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因地處城關內陸小半島,龍津河曲折迂回,梵宮潭幽深陰冷,漁民穿梭于河面捕魚,故名。
基本介紹:
漁滄社區居委會位于縣城半島內,東起朝陽路,西至鳳翔橋,南至水南街,北靠龍津河,三面環水,總面積0.8平方公里。1982年成立城東居委會,1994年更名為漁滄居委會。轄區有25個共建單位和6個居民小組,總人口7585人,總戶數3376戶。社區工作人員6人,黨員人數70人,省級文明單位4個,市級文明單位8個,社區職工各類文化活動場所1個,老人活動中心一個,社區醫院1個,縣駐軍部隊2個,高級中學一所。我社區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居民”為宗旨,積極開展社區文明共建,不斷拓展服務領域,以社區黨建為龍頭,以發展社區服務為核心,以區域集成化建設為手段,以構建和諧社區為目標,進一步整合社區資源,健全管理體制
榮譽排行:
2021年11月,漁滄社區被福建省愛衛辦命名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社區。
歷史沿革:
1984年設立漁滄居民委員會,2003年改稱漁滄社區。
周邊相關:
漁滄社區附近有天芳悅潭生態旅游風景區、靈臺山、賴坊古鎮景區、中華桂花文化園、林畬紅色小鎮景區、長校村李洪養住宅紅軍標語舊址等旅游景點,有清流豆腐皮、賴坊花生、清流溪魚、清流鮮切花、清流雪薯、清流黃羊等特產,有嵩溪豆腐皮傳統制作技藝、清流長校十番鑼鼓、清流李家五經魁、泰寧梅林戲、永安大腔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