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官安村 | 隸屬:英山鄉 |
區劃代碼:350926206209 | 代碼前6位:350926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J |
長途區號:0593 | 郵政編碼:35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以居住人氏的祖宗叫章淋,宋朝時宮職為禮部尚書,后因兵亂,到此定居,為平宮之意故名。
榮譽排行:
2022年12月,福建省綠化委員會命名官安村為2022年福建省森林村莊。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官安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2019年6月,官安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015年10月,官安村入選福建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
基本介紹:
官安村位于英山鄉北部五個行政村中心位置,距鄉政府所在地12公里,東接熊狀,西鄰王社,北靠泰順章坑,一條簡易公路直通浙江排頭,是兩地間的主要通,南依嶺頭村,一條4.5米寬17公里的水泥公路通往柘榮城關。全村轄有官安、鳳其崗、榴坪仔、洋坪4個自然村,179戶748人,6個村民小組,勞力321人,常年外流人口618人,經商務工居多,五保戶16戶16人,低保戶22戶38人。該村章姓人口為主,境內有2座古民居,內有嘉慶年間牌匾3個,廳聯3幅,有若干文物已失竊。村內有一簡易的基督教堂,基督教村民占5%。該村境內鳳崗是老區基點村。近年來,官安村許多莘莘學子都光榮的邁進了全國重點名校的大門,2004年,學子章
歷史沿革:
1934年曾設官安鄉蘇維埃政府。
1935年成立官安保,屬英竇坑聯保,1940年改稱屬英坪鄉,1944年又改稱屬康平鄉。
1950年建立官安鄉屬第三區,1956年改屬楮坪區,1958年改稱為大隊,1984年撤銷官安村大隊,設立官安村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官安村附近有九龍井、寧德東獅山、仙都勝境景區、柘榮縣九龍井水利風景區、東源古建筑群、鳳岐吳氏大宅等旅游景點,有柘榮太子參、江南丸、隆豐黑李、洋中香菇、福建太子參、寧德肉丸等特產,有柘榮剪紙、馬仙信俗、柘榮布袋戲、柘榮剪紙、寧德霍童線獅等民俗文化。